如何填平“美丽陷阱”?医美行业也该来一次大“整形”

生活中,许多人都期待自己有一张精致的脸庞、一个完美的身材。《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显示,2019年我国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约1.3万家,而非法经营的医美店铺数量超过8万家,合法医美机构仅占行业的14%。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接二连三出现整形失败事件、医美投诉数量不断攀升的乱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如何填平“美丽陷阱”?医美行业也该来一次大“整形”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09-15 07:29
来源: 中国青年报
2021-09-15 07: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医美行业也该来一次大“整形”

生活中,许多人都期待自己有一张精致的脸庞、一个完美的身材。为了实现人们变美的愿望,应对愈演愈烈的“容貌焦虑”,医美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但随着医美领域不断扩大,社会上对规范医美行业的呼声越来越高。

近些年,医美广告铺天盖地,大有“洗脑”的架势,激发着人们去打个针、削个骨的冲动。有些人真的变美了,另一些人却没那么好的“运气”。有人花了正品的钱却被打了假的水光针,有人花了几万元却隆了一个“猪鼻子”,有人被诱导做了小腿肌肉阻断术却永远站不起来了,还有人不幸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医美行业有多乱?《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显示,2019年我国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约1.3万家,而非法经营的医美店铺数量超过8万家,合法医美机构仅占行业的14%。在合法的医美机构中,还存在15%超范围经营的现象。

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接二连三出现整形失败事件、医美投诉数量不断攀升的乱象也就不难理解了。与此同时,消费者艰难的维权路,更提高了整顿医美行业的呼声。“我会让你活着离开济南吗?”日前,一名顾客到山东济南喜悦整形机构维权,就遭到了女老板这样的威胁。

或许,这只是医美维权遇阻的冰山一角。举证难,鉴定难,缺乏配套法律法规,即使诉讼成功,赔偿金额也往往和当事人诉求相去甚远等,都是维权路上需要面对的问题。

实际上,面对医美行业乱象,国家也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去年4月,国家卫健委等8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级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

今年8月27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规定,医疗美容广告属于医疗广告,广告主必须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才能发布或者委托发布医疗美容广告;发布医疗美容广告必须依法取得或者查验《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并按规定发布。同时,将重点打击制造“容貌焦虑”等乱象。

国家一次次的重拳出击,对遏制医美行业乱象显然十分必要。而要让规定、政策露出“钢牙”,更需要相关部门不折不扣地落实规定,对医美行业开展“大整形”并常态化。如此,法律法规才能填平一个又一个“美丽陷阱”,确保医美行业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同时要看到,供需不对等也是导致医美行业乱象丛生的一个重要原因。《2021中国职场女性洞察报告》显示,超五成职场女性有容貌焦虑。而目前,合法医美机构仅占行业的14%。一边是不断增长的变美需求,一边是合法机构少、缺口大。对此,有必要加大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支持合法机构发展壮大。

从消费者自身来说,也要多些理性,不要被广告忽悠、冲动消费,也不要过分追求他人“规定”的所谓的“美”。即便选择整形,也要擦亮眼睛,认准正规、有资质的机构和医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不要陷入盲从外界审美的陷阱中,因为这样的改变可能永远没有尽头,最终反而会丢了自己、伤了自己。与其整日为在身体上哪里“动刀”而烦恼,不如静下来修炼内在,悦纳自我。

郭慧岩 来源:中国青年报

(郭慧岩)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