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靠什么圈粉海外?他们有了新尝试

来源:光明网    2021-09-01 16:49
来源: 光明网
2021-09-01 16:4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化独特的基因和符号,近几年正在通过各种方式传向海外。这些标杆文化项目,向全球展示了当代中国的现状以及文化、历史、人文、艺术与自然风光,成为中国向世界发声的“传播使者”。

中国文化登上世界舞台的背后,离不开众多出海企业的努力,他们在实现经济和科技走出去的同时,把中国文化以数字方式带到海外,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从乌镇到“一带一路”的中国好声音

随着一年一度的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乌镇”这个中国小乡镇也一跃而变,化身成国际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文化走向海外的窗口。每年,互联网领域众多企业家通过互联网大会这个平台,向世界发声,展现中国互联网的最新进展和中国数字经济的最新成果。APUS创始人兼CEO李涛先后受邀并出席了第二届和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创新峰会、中国印度论坛、新加坡慧眼中国全球论坛、201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等国际性研讨会,为全球的互联网发展和科技经济创新建言献策。

APUS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自成立以来,专注互联网全球化与数字“一带一路”的建设,致力于向海外用户,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用户提供互联网信息入口服务,从而实现传播中国声音、提升中国影响力的社会意义。APUS的用户已遍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用户下载超20亿,其中“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用户数占总用户量69%,欧美国家用户占比20%。

中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能。以中国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东盟为例,今年上半年中国对东盟进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中国-东盟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创新创业和产业数字化的转型,推动智慧城市创新发展,促进电子商务合作,培育数字经济新的增长点。截至2020年底,东盟十国互联网用户约4.8亿,其中有近3亿用户在使用APUS的产品,用户在使用产品的同时,也可以更快地了解全球资讯和中国动态。APUS是数字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理事单位中的企业代表之一,始终致力于把中国先进生产力带到海外,帮助新兴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移动新生态。

中国特色传统文化海外“圈粉”

APUS超140款的产品矩阵能够将更多中国资讯、文化内容依托自身大数据等核心技术精准推送给海外用户,助力中国经济、文化出海的。

“APUS全球粉丝节”则以一种全新的互动形式,将中国文化输送给海外粉丝。以2018年12月底首届APUS全球粉丝节为例,收获了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用户的祝福、近10万个用户故事。在故事征集过程中,来自不同国家的粉丝逐渐加深了对中国的熟悉和了解,以“茶道”为代表的中国特色传统文化更是收获了大量拥趸,香气氤氲的中国茶通过APUS把古风雅韵带到了不同国度,进一步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很多APUS海外用户也在后台留言,表示对茶文化感兴趣,想知道更多关于茶渊源,茶道的中国故事,作为中国产品,让国外的用户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简单的喜爱,通过APUS产品了解到更多的烹茶、品茶、茶礼等知识,感受“俭、清、和、静”等中式哲学,更在建盏、歙砚等古色古香的茶具中品味中国文化。闻茶香、品茶韵、结茶缘、议茶情,APUS通过传播中国茶道,让全球用户以茶为“媒”,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让中国文化吸引力不断增强。

科技企业要把中国文化以数字方式带到海外,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讲好中国故事,除了在技术上实现精准推送、创新活动形式外,还有一个重要举措是联合中央级媒体协同发力。例如,APUS与国内重点媒体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向海外传递优质内容。

在国际舞台上输出正能量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并积极走向全球化,海外粉丝越来越多,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品牌,他们也日渐成为世界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借助各自的影响力,或间接在国际舞台上输出价值观和正能量。

疫情暴发后,从2020年2月4日至4月26日,APUS助力抗疫新闻全球推广工作,面向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时展现中国在防疫抗疫、复工复产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中国人的真实生活状态、工作状态,让更多外国人了解真正的中国。

与此同时,APUS对武汉战疫全景纪录片《英雄之城》、《与疫情战斗》等快速开展全球线上同步传播,使振奋人心的抗疫故事在极短的时间内触达全球20亿用户,感动了数千万心系祖国境况的海外华人,也极大提振了中国抗疫和全球抗疫的信心。

APUS将通过思路创新和科技创新,赋能更多行业的中国传统企业加速全球化进程,在助力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多元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展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努力提升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任文)

(任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