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注册制落地一周年 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创业板采用更加市场化、更为多元的发行上市条件,重点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一年来,创业板市场投资者结构持续改善,机构投资者占比稳步提升,境外投资者规模不断扩大,价值投资理念进一步普及深化。

创业板注册制落地一周年 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 光明日报
2021-08-27 05:3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实施一周年

8月24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实施一周年。一年来,创业板积极推动科技与资本深度融合,全力支持科技创新、服务“专精特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构建更有活力、更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制度体系奠定了基础,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服务创新发展见实效

2020年4月,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8月24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落地实施,首批18家企业挂牌上市。创业板正式步入注册制时代,开启了不断自我更新、助力资本市场革新、服务实体经济创新的新纪元。一年来,创业板受理首发企业728家,涵盖50多个行业,新上市公司184家,上市公司总数突破1000家,创新属性鲜明,行业类型丰富,市场发展迅速,有力支持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为实体经济注入了新鲜血液。

创业板采用更加市场化、更为多元的发行上市条件,重点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统计显示,创业板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行业上市公司占比近50%,涌现出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优质企业,产业集群效应显著。注册制下创业板新上市公司IPO合计融资1421亿元,总市值1.9万亿元,其中超8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8家。2020年业绩显示,新上市公司中超6成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增长,体现出较好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

注册制下,创业板企业创新能力突出,细分领域龙头公司崭露头角。统计显示,184家创业板注册制公司拥有核心专利技术约1.5万项,66家公司正在开展相关前沿领域研究,57家公司相关产品或技术属于原始创新或集成创新,125家公司的主要技术、产品属于国际或国内领先。

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创业板设立多元化上市标准,简化发行条件,板块包容性和覆盖面进一步提升,为各类创新型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支持。

中金公司成长企业投行部负责人龙亮认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提高了审核效率和透明度,为众多具有成长性,拥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企业提供了直接融资的渠道,大大缓解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数据显示,创业板有效发挥直接融资功能,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截至今年8月20日,创业板1011家公司首发募集资金累计6595.52亿元,平均首发募集资金6.52亿元。同时,创业板为民营企业提供了便利的融资渠道,截至8月20日,注册制下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实际控制人为境内自然人的有159家,占比达87%。创业板还发挥平台优势,积极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实施以来,累计受理重大资产重组23家,实施完成8家,交易总额达42亿元。

随着改革配套措施的逐步落地,创业板进一步强化了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平台作用。PE、VC等社会资本投资科技企业,支持科技创新的热情被有效激发出来,畅通了科技、资本与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推动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资本生态体系。

为全面推进注册制改革打好基础

一年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一系列制度创新经受住了市场检验,创业板发行承销、上市、交易、持续监管、退市、投资者保护等一系列基础制度的改革质效日渐显现。

在审核环节,探索智能审核,全面提高审核质效;在发行环节,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询价、定价、配售机制初步建立,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在交易环节,放宽涨跌幅限制,优化盘中临时停牌机制,建立“价格笼子”机制,市场博弈更加充分;在持续监管环节,小额快速再融资机制进一步优化,从受理到注册最快仅8天,审核效率与可预期性显著提高;在退市环节,2020年以来共对7家创业板公司作出终止上市决定,优胜劣汰机制逐步健全。

中信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马尧表示,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改革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强化了立体追责体系及市场法治建设,进一步优化了资本市场生态,为稳步全面推进注册制改革打牢基础。

一年来,创业板市场投资者结构持续改善,机构投资者占比稳步提升,境外投资者规模不断扩大,价值投资理念进一步普及深化。创业板流动性和交易活跃度进一步提升。改革落地以来创业板指数涨幅超20%,市场活力韧性进一步提升,充分展现境内外投资者对改革的高度认可。

(本报记者 温源)

(温源)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