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智能监测系统助世遗丹霞山生物多样性保育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1-08-20 11:25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1-08-20 11:2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斑林狸 丹霞山管委会 供图

中新网韶关8月13日电 (王坚练德生)记者13日自丹霞山管委会获悉,为推进丹霞山智慧保护区建设,提升保护区科研监测能力,丹霞山管委会组织实施了丹霞山野生动物红外相机与视频智能监测系统建设,分区域分网格布设了100套红外相机和2套黑光智能球机自动监测设备,对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实施全天候监测。

据丹霞山管委会介绍,该项目启动3个月来,已经拍摄到了以兽类和鸟类为主的大量珍贵的野生动物影像素材,进一步彰显了丹霞山的生态价值。

据初步鉴定,截至8月10日,已监测到哺乳动物和鸟类29种,获得有效照片691张,监测到了多种国家级和省级保护动物,有豹猫、斑林狸、白鹇、褐翅鸦鹃、仙八色鸫、画眉、红嘴相思鸟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眉地鸫、白喉斑秧鸡、夜鹭、池鹭、牛背鹭、赤麂等省级保护动物。

  白鹇 丹霞山管委会 供图

目前,该项目团队正在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以更好地掌握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分布范围、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从而更精准地做好野生动物保育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第一次拍到赤麂吃野生灵芝的画面,更新了动物学家对赤麂食谱的认知,为野生动物保育提供了新的信息;第一次在丹霞山拍到了银星竹鼠和仙八色鸫,为丹霞山野生动物名录再添新纪录。

同时,针对保护区核心区地形复杂网络信号难以覆盖的特点,还开展了人工监测项目,力求精准摸清丹霞山鸟类资源和迁徙规律、两爬资源和分布规律。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不仅记录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和黄胸鵐、国家二级重点保护井冈山脊蛇、仙八色鸫等。

  豹猫 丹霞山管委会 供图

记者获悉,在3个月的监测中,主要布设在缓冲区和核心区的100余台设备暂未记录到人类进入的现象,未发现偷猎野生动物偷采野生植物的现象。

丹霞山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保护区内原住民的生态保护理念显著提升,能自觉遵守保护区有关的法律法规,成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者和世界自然遗产的守护者。(完)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