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让百姓安居乐业

刚看完《拉查木》《芒康热巴》《锅庄》3个舞蹈的小区居民白玛异常兴奋,因为马上该轮到他上台做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宣讲。截至2020年底,西藏在海拔较低、适宜生产生活的地区建成964个易地扶贫搬迁点,6万余套安置房全部建成,26.6万群众乔迁新居。

易地扶贫搬迁让百姓安居乐业

来源: 经济日报
2021-07-22 06: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易地扶贫搬迁让百姓安居乐业

本报记者 周 琳

7月19日,平均海拔5200米的西藏自治区安多县风和日丽,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演出暨政策宣讲活动正在帕那镇卓格小区举行。

刚看完《拉查木》《芒康热巴》《锅庄》3个舞蹈的小区居民白玛异常兴奋,因为马上该轮到他上台做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宣讲。

今年33岁的白玛是土生土长的安多县滩堆乡人。2017年底,他和家人告别牧区30平方米的夯土房,搬到位于县城的卓格小区,在8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里安了新家。

过去在滩堆乡牧区,白玛一家守着14头牦牛生活,年收入不足4000元,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10月,安多县和滩堆乡组织贫困户到那曲市参加技能培训,白玛第一个报了名。在顺利拿到挖掘铲运和桩工机械五级技能合格证书后,白玛有了新工作,目前全家年收入超过2万元。“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不可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白玛说。

西藏和平解放前,90%以上的人没有自己的住房,甚至很多农奴一辈子都跟牲畜住在棚圈里。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社会制度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各族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2020年,西藏农牧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积达41.46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积达33.4平方米。

易地扶贫搬迁让很多人安居乐业。可是,离开牧区,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靠什么?57岁的索巴家里有4口人,他通过加入农业合作社,每年卖牛奶1500多公斤、牛肉数百公斤,实现增收1.3万余元。若再算上卖羊毛、外出务工等收入,索巴一家的年收入可达3万元。

“让牧民从高海拔的牧区搬下来到安置社区居住,除了技能培训外,根本还是要靠产业扶贫。”帕那扎烈金奶制品加工销售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欧加次培说,农业合作社能整合分散的资源,通过加工酸奶、奶酪、酥油等方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2020年合作社纯收入8.55万元,82户贫困户分得产业扶贫收益近5万元。

易地扶贫搬迁带来的变化,还体现在“一老一小”的生活上。从牧区搬到卓格小区,尼措家的孩子扎西次仁顺利进入安多县第二完全小学学习。“冬季的牧区平均气温接近零下30℃,还时常刮风下雪,孩子上学很不方便。如今搬到了安置小区,孩子上学和生活条件极大改善,全家人看病也都能按比例报销,这多亏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尼措说。

截至2020年底,西藏在海拔较低、适宜生产生活的地区建成964个易地扶贫搬迁点,6万余套安置房全部建成,26.6万群众乔迁新居。

周 琳

(周 琳)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