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观展 名嘴讲解——科技助力“伟大征程 时代画卷”展览

来源:中国网    2021-06-22 16:58
来源: 中国网
2021-06-22 16:5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伟大征程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美术作品展”于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以大美丹青展现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革命、建设、改革,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浓墨重彩抒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绘就气象万千、壮阔恢弘的时代画卷。

图片22.jpg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本次美术作品展描绘时代风云,共分为序篇和开辟新天地、建设新中国、迈步新时期、奋进新时代四个篇章,参展作品以中国美术馆及全国相关美术机构的一批经典藏品为主,增加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推出的现实题材作品,共计 420余件,许多教科书上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也将与观众见面。

图片23.jpg

从油画《启航》等记录峥嵘岁月、讴歌革命精神和革命先烈的经典作品,到以雕塑作品《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为代表的改天换地的建设景象;从油画《钢水·汗水》《潮》中劳动者形象展示出改革开放带来的蓬勃生机,到《未名湖畔》《高铁进山啦》中奋进新时代、迈向新征程的美好图景;这些精品汇集展出,将更好发挥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独特作用,凝聚新时代磅礴向上的精神力量。

图片24.jpg

  艺术作品《艰苦岁月》

科技助力,百度推出线上展览体验馆

为更好地弘扬党史题材艺术作品的意义、更广泛地传承红色基因,百度百科与中国美术馆合作,首批推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线上数字图文展馆及权威艺术作品词条云名片,将风格多样、蕴含丰富的艺术展品数字化,利用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交互,搭建线上、线下互动展示平台。

图片25.jpg

  线下二维码扫码落地页

中国美术馆线下展区作品旁铺设百科专属二维码,为用户在游览过程中获取更多延伸知识与精神内涵的共鸣提供平台。在展览现场,观众通过自主扫码详尽地了解展品的图文故事,在驻足欣赏学习的同时聆听真人语音讲解。展览之余,用户仍可以点击或传播百度百科博物馆计划的线上链接,深度学习领悟作品的创作情感,通过语音+图文等多方媒体内容,沉浸式回顾党的伟大革命精神。

图片26.jpg

  名家、名嘴语音讲解,用好声音讲好故事

此次线上展厅的真人语音讲解员阵容强大,知名主持人康辉、海霞、张泽群、任鲁豫、苏扬充分体现了主持人的综合优势;著名配音演员吴俊全、著名演员濮存昕、张凯丽、刘劲、卢奇等名家的参与,也为有声演绎建党百年精选百件作品故事添加了专业度与艺术性,将历史与时代精神“声”入人心。

111111.jpg

  海霞、张泽群等央视主持人倾情献声

在语音讲解中,演员濮存昕声情并茂地介绍了1935年的版画作品《怒吼吧,中国!》,简明的黑白塑造力表现了中华民族在救亡图存的险境中迸发出来的强烈的民族反抗精神;主持人康辉在介绍油画《中国共产党党员——钟南山》时,强调了钟南山院士在面对疫情时果断坚毅的形象。这一幕幕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经由进一步的真情朗诵,为观众进行一次次刻骨铭心的精神洗礼。

据悉,百度百科后续还将上线全景展厅服务,打破现实观展的局限性,利用线上VR全景技术,虚拟体验、线下智能导览等技术支持,构建无限空间的虚拟展厅,多维度呈现描绘作品的万千气象。参观者不但可以从多角度观赏,还能随时随地感受真实现场的环境,通过任意浏览和缩放,把握每一个细节,提高浏览者对展厅的观看体验,提高对展品的兴趣。

“知党史、学党史”,了解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是关乎国民素质、关乎民族未来的大事。百度百科充分发挥技术资源和传播优势,通过朗诵艺术和真人语音讲解,用观众最熟悉的好声音讲好红色故事,让广大群众参与到优秀作品展现的时代精神中来,更有利于提升对青少年文化素养、语言能力的培养。

先睹为快!展览正式开幕,持续至7月25日

目前,展览已于中国美术馆正式开幕。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介绍,“此次展出的作品,主要是从中国美术馆馆藏近13万件作品中经数轮挑选而定,加之从全国各大美术馆、博物馆所借调的好作品,可谓经典中的经典。”在现场,众多前来参观的民众依次扫描二维码聆听展品讲解,并通过分享链接邀请亲友前来观展。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百度百科将同广大美术家以展览举办为契机,进一步扎根本土、深植时代,努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和科技产品,更好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张铭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