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口普查数据看新阶段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

其二,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推测,我国将在未来迎来总人口峰值。此次人口普查进一步确认了未来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根据最新数据,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达到1.91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13.5%。

从人口普查数据看新阶段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

来源:经济日报    2021-05-26 07:39
来源: 经济日报
2021-05-26 07:3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从人口普查数据看新阶段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

都 阳

人口问题事关国计民生、事关长远发展。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变化带来的挑战,对于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结果已于近期公布。每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是举全国之力对基本国情进行的一次重要调查,这次人口普查恰处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要看到的是,人口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核心要素,但一直以来,因为人口被理解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慢变量”“长期变量”,其社会关注度显然不如一些短期的指标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在社会公众中产生的广泛影响,无疑对于纠正这一偏差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既有利于对人口发展态势形成最广泛的社会共识,也有利于以后在完善人口相关的政策时减少阻力,从而加快政策推进力度。

辩证看待人口变化

从目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看,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需要辩证看待。

其一,低生育率将成为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生育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人口的长期增长趋势。此次人口普查显示,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而国际上一般认为2.1的总和生育率为更替水平,低于2.1称为低生育水平。要看到,低生育水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生育水平的高低既受到政策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此次人口普查对低生育水平的确认对于预测未来的人口发展走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纠正以往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同时对于尽快完善人口政策、避免陷入“低生育率陷阱”也有重要的意义。

其二,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推测,我国将在未来迎来总人口峰值。2020年我国的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较2019年减少了265万人。在低生育率下,我们很容易预期未来出生人口会进一步下降,我国也将在未来迎来总人口的峰值。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后对劳动供给形势形成转折性影响,随着总人口达峰,人口因素也将对总需求形成转折性的影响,这是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变化。

其三,应对人口老龄化将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任务。此次人口普查进一步确认了未来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根据最新数据,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达到1.91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13.5%。根据联合国的定义,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4%就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从数据看,我国将很快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因此,尽快形成全面、系统的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已迫在眉睫。

其四,劳动年龄人口规模逐年缓慢减少。如果我们把16岁至59岁人口定义为劳动年龄人口的话,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速度值得我们高度关注。虽然目前尚未公布16岁至59岁年龄组人口的信息,但普查数据显示,15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为89438万人,与2010年的93962万人相比减少4524万人;同时,15岁至5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2010年下降了6.79个百分点。未来应对劳动供给迅速减少的挑战将比较艰巨。

此次普查数据也提供了一些超预期的结果,比如,0至14岁的少儿人口比重较2010年上升了1.35个百分点,虽然有赖于更详细的数据来分析增长的原因,但这一增长可能主要来自于生育政策调整所带来的长期积累的生育意愿释放。此外,性别结构改善,特别是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正面因素。比如,16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67年提高至10.75年。这说明我国人口质量和素质不断提升,将为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基础。

系统制定人口政策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加强人口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人口相关战略和政策,是我们当下必须要做好的工作。鉴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提供了最新、最准确的人口信息,我们应该以此为基础,尽快地完善与人口因素相关的各项政策,加快推进相关领域的改革,在新发展阶段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一,要尽快完善人口政策。从国际经验看,生育率的下降伴随着人均GDP的上升是具有普遍性的规律,且鲜有经济体在生育率下降后能重返上升趋势。但我国的低生育水平具有的典型性特征是:目前的低生育水平领先于经济发展的水平,生育率也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这意味着我国的低生育水平的形成存在一些个性化因素,也意味着通过调整人口政策遏制生育率进一步下降的趋势是可能的。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生育政策,可以满足不同家庭多样化的生育意愿,形成更自然的家庭结构。同时,将相关的社会政策着力点放在降低生育、抚育的成本上,也有助于遏制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

第二,要以系统性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了1.91亿人,占全世界同年龄组人口的比重超过了四分之一,这意味着立足自身经济发展,筹措养老资源和构建养老保障体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石。“广覆盖、保基本”仍然是建设养老体系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与此同时,“未富先老”的特征仍然明显。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而与其他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的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人均养老资源仍然严重不足,必须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基础。未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将呈加速发展的态势,并成为影响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对扩大劳动供给规模、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将可能导致潜在增长率下降。因此,要改变以往仅仅从改变人口政策、养老体系等方面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局面,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储蓄与消费、宏观经济平衡等指标的相互关联性,以系统性的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第三,要科学应对人口因素在需求侧产生的影响。人口达到峰值后,如何应对人口总量下降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可资借鉴的国际经验并不多,对我国这样的经济体量和人口体量的大国的影响更具有特殊性。对此,我们要抓紧研究总人口达峰后在需求侧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加快推动相关领域的改革,把人口数量减少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冲击降到最低。在人口发展越过总量变化的转折点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均等的程度对总需求的影响效应会更加明显,应该在相关领域加强深化改革的力度,以对冲人口因素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

总之,人口是社会生产生活的主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人口状况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国情,人口普查是摸清人口“家底”的重要手段。从目前公布的信息看,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产生了高质量的数据结果,形成了宝贵的数据资源。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国人民积极参与所形成的成果,对于了解基本国情具有重要意义。人口普查形成的庞大的数据资源含有极其丰富的信息,应该鼓励相关领域的学者共同参与,加强数据的开发利用,使这一宝藏为我国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科学决策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都 阳)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