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博会”为“两岸匠心”拓商路找订单

(林春茵 林剑冰)在5日落幕的第十五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以下简称“艺博会”)上,第一次参会的台湾传统灯笼传承人康桂箖接到不少订单。首届(中国)香文化产业大会广邀海峡两岸香文化专家、工艺美术大师共同搭建以文化为核心、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公益平台。

“艺博会”为“两岸匠心”拓商路找订单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1-05-06 22:43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1-05-06 22: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新社莆田5月6日电 (林春茵 林剑冰)在5日落幕的第十五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以下简称“艺博会”)上,第一次参会的台湾传统灯笼传承人康桂箖接到不少订单。她带来的60多种灯笼形形色色,备受一些同为参展商的大陆企业青睐,用于营造美学空间的诗意氛围。

本届艺博会以“匠心两岸 品质生活”为主题,力推将生活艺术化的各品类产业,不但同期召开首届(中国)香文化产业大会,还将第十二届“艺鼎杯”中国木雕现场创作大赛和第七届中国泥塑造像技艺大赛,以及两场省级、国家级工艺美术大赛与文旅业需求融合起来,增加创意的量产机会。

据艺博会组委会透露,4月29日至5月5日,两场盛会主会场和8个分会场参观人数近40万人次,实现产品成交金额5亿多元(人民币,下同),签订合同金额2.2亿多元,意向合同金额4亿多元,微拍堂线上成交金额2000余万元。

独具生活美学的台湾工艺美术在此间寻求到用武之地。本届艺博会台湾展区分别由台湾顶级工艺协会展出台湾木雕、玉石雕、陶瓷、漆雕等;中华(台湾)文创会带来陶瓷;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则组织展销闽台民间彩绘传统灯笼。

在闽台民间彩绘馆里,据称是台湾唯一灯笼观光工厂的台湾光远灯笼斩获不少订单。作为家族油纸伞第三代传人,谢志成仍坚持采用台湾三年生桂竹、台湾产节纱布等原材料,但他向记者坦承,这些传统手艺的前景“已经转移到大陆市场了” 。为此,他特地寻找到福建泉州灯笼工匠进行伞与灯笼的技艺融合,独创出独树一帜的伞灯。

台湾顶级工艺协会理事长叶志诚虽人在台湾,却密切关注展会传出的大陆惠台政策和乡村振兴资讯。他认为,除产品落地外,台湾创作家在活化老建筑为观光创意园区方面颇有经验,两岸应有合作空间。

“需以精品意识守住千年工艺,这是两岸业者面临的相同课题。”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青年大师、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常委陈玉树也表示,艺博会成为一个契机,鼓励业界打造能够唤起两岸中华文化共同记忆的作品。

首届(中国)香文化产业大会广邀海峡两岸香文化专家、工艺美术大师共同搭建以文化为核心、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公益平台。观察家指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具有对台区位优势的莆田发力培育香产业,有助于吸引台湾人才,促进两岸香产业融合,并有机会合力“香约”丝路沿线国家文明互鉴。

资料显示,作为全球最大的沉檀香集散地之一,莆田在国际香料交易市场中十分活跃,在当地最大的工艺品交易集散地——莆田工艺美术城中,500多家商户有九成在经营香文化相关产品。

“工艺美术产业是莆田的传统优势产业,未来极有可能发展成为莆田第二个千亿产业。”莆田市常务副市长傅冬阳说,近年来,莆田重点培育和打造香产业作为工艺美术产业的新兴增长点。

日前,莆田市出台促进工艺美术产业转型升级九条措施。其中一条即要求丰富产业品类,培育发展香产业。具体包括引进各类高端资源及专业人才;推进香业展销中心、香业种植基地建设,打造国内首家香产业垂直互联网平台,在团队运营补助、场地装修补贴等方面给予专项支持。

“这也为台湾香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福建省沉香协会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凤荣表示,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健康发展首要打牢人才基础,要结合年轻人喜欢的题材,走进现代人的生活。“在这些方面,我们需对台湾人才及台湾经验应予以更多重视。 ”(完)

(林春茵 林剑冰)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