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转型难,人机共融助推智能制造新模式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21-04-01 17:12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21-04-01 17: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华南地区一直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中心以及中国轻工业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随着近年来人力成本以及土地、原料成本的快速上升,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也面临招工难、用工荒的问题,极需升级转型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在此背景下,智能化升级无疑是制造业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ITES深圳工业展暨第22届深圳机械展在深圳国际博览中心宝安新馆拉开帷幕,新松多可协作机器人亮相展会,展示了多个行业细分应用领域中协作机器人的“人机共融”及其智能工厂整体建设、升级改造解决方案。

展会期间,中科新松总裁杨跞先生应邀出席了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论坛——协作机器人应用场景技术研讨会。就人机共融于智能制造话题发表主题演讲。从机器雇员、数字劳动力及制造新模式等多维度进行分享解读

杨跞总裁在演讲中表示:制造业如何升级,引入数字劳动力成为转型破局关键点。新松多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中心”引领产品开发与运用。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帮助客户完成从传统制造走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新松多可协作机器人凭借其安全灵活人机协作的产品特性能够将人工从单一繁琐的重复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实现柔性自动化生产和高效作业,同时还能够胜任很多人力无法在恶劣环境中进行的作业任务,针对于现在智能制造的整体发展趋势来说,协作机器人的应用场景的快速推广显尤为重要。

还得益于其产品的高稳定性,在汽车行业拥有丰富的项目经验以及优秀的解决方案能力,已被应用在数个汽车行业头部领域客户装配、上下料、拧钉、涂胶、检测等多个场景中,更是与大众一汽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

例如,在某主机厂的发动机生产线上链轮罩壳螺钉终拧紧工位,改造前为人工进行拧紧;改造后采用一台新松多可GCR14协作机器人进行最终拧紧,在节约了一个人工的同时,拧紧的质量与节拍均有提高

针对华南潜力巨大的消费电子市场,新松协作机器人带来了视觉拣选、PCB板力控插拔、双机装配及全新的复合器人HC-X1

配合视觉补偿、力觉控制,碰撞保护和主动导航等技术, HC-X1可实现在AGV地图覆盖范围内的任意点抓取物料移动到指定任意点,实现各工序上下游物料的衔接,具有极高的柔性,同时可配合MES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和智能化,实现“黑灯”工厂。

HC-X1在3C电子、医疗、日化品、机加工等制造业的零部件组装环节也应用地越来越广泛,还可快速布局于自动化工厂、仓储分拣、自动化货物超市等诸多场景,为物料的自动搬运、物品的上下料提供自动化、柔性化的作业支持。

新松多可协作机器人自2015年面世至今,产品系列丰富,可满足不同行业不同使用场景的需求。产品通过CE_EMC与SIMI2安全认证,以高稳定性,高精度,高安全性的产品性获得无数客户好评。公司与多个行业头部客户达成战略合作,是国家工信部首批认定的协作机器人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并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殊荣。

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期,中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工业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契合于当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中国制造业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中科新松将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契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新兴生产要素,以数字化劳动力培育实体经济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社会经济新发展!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