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育“上新”——“国乐进校园”落地福建

来源:中国网    2021-03-29 15:07
来源: 中国网
2021-03-29 15:0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美育在未来升学考试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但是,美育并不只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审美与观察的习惯,养成滋养一生的处事态度。怎样创新美育教育形式?福建省三明市将国乐带到了校园中。

3月25日,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实验小学开展了两堂特色美育课程展示,课堂中童声朗朗,乐声悠扬。 在音乐老师的细心带领下,师生以传统作揖礼相互问好,一年级的孩子们从坐姿开始学起,学习“抱琵琶”、“练指法”。扬琴课上,孩子们则跟着老师、对比课程动画学习“音符”与“节拍”,一堂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趣味乐器课被孩子们的弹拨声点亮。整个现场没有踊跃鼎沸的互动声,却别有一种亲近且自然的气氛流动,在详细了解了老师所讲的“音符家族”后,孩子们开始专注地动手“实践”。

众所周知,戏曲的基本功是“唱念做打”,而此时此刻专注于乐理知识的孩子们,就是将自己的知识触角扎根在土壤中,逐渐在乐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察脉络、坚持态度,并为今后吸收更多养分打下基础。

这是由三明学院苏区美育发展学院及福建艺萌文化携手引进的天昱文化“国乐进校园”项目,旨在传承民族文化,深化美育教育。2020年9月,将乐县教育局以将乐县实验小学为首个试点学校,引进该项目,开展中国乐器教育特色课,形成以美育人、美育一体的创造型课堂,为“一人一艺 ”的全民艺术工程打下根基。

将乐县教育局副局长胡章程表示,学习多元化的音乐课程是形成传统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孩子们艺术情操的重要途径。课上,孩子们热切的目光直接反映出了他们对这门特色课程的喜爱与渴望。这种特色课程的普及,不仅有利于深化美育教育的理念,更会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作用。未来“国乐进校园”项目将在将乐县更多学校开展起来,希望未来能打造中国乐器教育特色校,将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据悉,北京天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中国乐器演奏教育为核心的艺术教育机构。以中国乐器演奏为轴线,传承国乐,发展美育,创新美育教育项目,并在北京、河北、浙江、福建等全国多地落地,收获了一大批“国乐小粉丝”。天昱文化遵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理念,形成“了解乐器-品鉴音乐-弹奏乐器”学习闭环,将乐器与音乐融合在一起,让孩子在学习中体会美、塑造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传统文化在孩子身上再创生机。此次活动,就是天昱文化创新美育教育的一次尝试。为积极响应国家推行美育教育的政策,天昱文化在三明学院苏区美育发展学院及福建艺萌文化的支持下,以点带面,创新美育教育新形式,推出“国乐进校园”活动,改变了原本以考级、技能为导向的“美育辅导”模式,形成了以培养、继承与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新美育”。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