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建设的收官之年,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脱贫攻坚战。为了深入了解扶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的成果、在乡村振兴发展的背景下家乡的变化以及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问题的探究,来自青岛理工大学管理工程学院的“心寄故里”团队寒假期间先后在广西、吉林、内蒙古、山东、河北、江西、湖南共8省市6大地区,8个家乡改革示范村进行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鉴于骤起蔓延的新冠疫情,来势汹汹的病毒虽然限制了团队的调研实践活动,但却阻止不了他们看到人间大爱。社会责任如纽带,把每个人连接在一起。为此他们组织实行了 “云调研”、“微实地”的方案进行实践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为项目调研地点分布图
调研初期,团队主要通过云调研的方式进行,成员通过互联网调查家乡及周围乡村建设发展的现状以及成果。在此期间,团队制定了详细的实地调研计划,为后续工作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终,团队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讨论决定出了8个家乡典型改革乡村(吉林吉林永红村、山东潍坊拒城河村、内蒙古呼和浩特独立坝村、江西赣州紫阳乡、河北邢台西垒桥村、四川成都成佳镇、湖南衡阳大星村、广西柳州龙擎苑)。
图为成员在成佳镇进行调研
实地调研期间,出于疫情期间安全的考虑,团队主要采用“一人线上+八人线下”的模式进行开展。通过实地走访居民进行访谈、拍摄乡村改革发展现状、发放居民对乡村发展满意度调查问卷以及与村委会干部就乡村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交谈等方式,就乡村目前的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团队成员们在乡村中感受到了祖国乡村发展政策的利好方面,立志要为乡村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为成员在独立坝村进行调研
在后期调研成果分析期间,团队成员分别将每一个典型乡村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目前全国乡村发展的不均衡性、阶段性以及差异性特征针对性地提出了针对每一个地区的发展优势项,团队希望能够为今后全国其他乡村振兴改革提供建议。
通过本次的调研活动,团队意识到解决三农问题最终要归结于农村,让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农业的转型升级,坚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农村均居条件和生态环境同步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实现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的“三美融合”,绘就农村发展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