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疫苗接种车生产将有标可依,海尔生物力促全国首个标准出台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21-03-16 15:00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21-03-16 15: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随着各国新冠疫苗研发上市,接种工作在全球范围内加速进行。为加强接种服务能力,保证符合条件的人群及时应接尽接,具备灵活机动、易于部署等特点,可提供上门接种服务的移动预防接种车走进人们视野。

由于目前全国范围内尚无移动预防接种车相关功能设置的规范或标准,移动预防接种车在制造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指导原则,制造形式迥异,功能差别较大,或存在不安全接种隐患。

为加快推进《移动预防接种车基本功能标准》的制订,近日,中华预防医学会在北京召开了团体标准工作座谈会。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曹玲生主任医师介绍了“移动预防接种平台关键技术应用评估研究”科研课题,以及2020年9月在河南焦作、济源两市开展的海乐苗移动预防接种车现场评估情况。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鉴于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及目前大规模新冠疫苗接种的需要,建议采用标准快速程序启动紧急立项。

其中,曹玲生提到的海乐苗移动预防接种车,是由中国疾控中心牵头设计,海尔生物、郑州宇通客车等多方共创而成。通过搭载物联网、5G等领先数字技术,海乐苗移动预防接种车可实现疫苗数字化预防接种管理,在接种过程中,不仅能全流程记录追溯,其接种数据还能与疾控系统实时交互,全方位保障接种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提供安全有效的路径。据悉,该移动预防接种车还同时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日前,《移动预防接种车基本功能标准》已完成编制,正在进行意见征求,不日将由中华预防医学会正式发布。记者了解到,为确保规范的可靠性、先进性和合理性,标准编制组全面调研与分析了突发疫情、集中接种、疫情防控、偏远地区、特需群体等特殊接种需求场景下移动预防接种的具体需求,并联合各级疾控机构、冷链设备、软件开发及汽车设计生产企业的各行业专家进行了编制。

《移动预防接种车基本功能标准》的制定与发布,将进一步填补国内移动预防接种车功能规范的空白,保障特殊接种场景下全民接种的安全便利与公平可及,实现移动接种场景下疫苗使用、储存信息的全流程可追溯,补齐疫苗接种安全最后一公里。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