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打造智能制造标杆 吴江经开区勾勒数字化转型发展蓝图

来源:国际商报    2021-03-10 17:00
来源:
2021-03-10 17: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月22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国家级开发区动员大会暨新春经济工作表彰大会。在这场“新春第一会”上,《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同步发布,预示着吴江经开区将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以“率先、排头、先行”的目标定位全力推进数字融合发展,打造智能制造的标杆。

“吴江经开区在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上具有很大的产业优势,在培育未来经济增长点和爆发点的同时,将全力拼抢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和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加大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平台及关键人才的引进和布局,形成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吴江区委常委,吴江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王牟说。

  强化数字项目招商

做优“数字产业化”增量

抓经济必须抓项目,抓项目必须抓招商。今天的招商引资,形成的是当下的投资,培育的是明天的产出,提升的是未来的竞争力。吴江经开区清楚地认识到,面对土地、环境资源瓶颈,不可能再靠摊大饼式的发展换取经济增长,数字化产业则是“围墙”内新的增长点。

为此,吴江经开区不断在招商引资上加大突破,从产业更高端、创新更澎湃两方面发力,围绕大型央企、实力民企、上市公司、跨国公司精准布网,让招引的高科技项目、创新型项目以及产业紧缺的各类创新创业人才成为引领经开区未来发展的核心支撑,围绕示范区“五大经济”,充分发挥经开区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优势,细化梳理产业链条,瞄准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精准招商。

2020年,吴江经开区全年招商成果丰硕,南玻总部等一批投资额均超50亿元的高显示度项目签约落户。通过分专业、分类别、分领域的方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招商队伍,打造一支懂专业、肯用心、够坚韧的“精锐之师”。引导招商人员主动适应形势、把握招商规律、加强工作研究,加快形成与新发展理念相适应、与纵深突破目标相匹配的招商思路。

瞄准为信息交互和人类健康提供智慧端口的产品和专业服务,物联网创新企业京东方科技集团把吴江经开区作为物联网战略布局的重要基地,今年智慧医工领域苏州医院将全面开诊,本着“治未病”理念,打造数字化医院,更好满足百姓对医疗服务的期望。此外,正在快速推进的智慧系统苏州创新中心,聚焦物联网细分应用场景,将在智慧城市、交通、金融、园区、零售等方面为人们带来更智慧的生活体验,提供更多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拓展吴江经开区的数字经济版图。

依托现有的中车(吴江)智能制造创新中心、西浦(吴江)创新生态港等“智能制造服务商”,吴江开发区充分发挥“华为产业使能平台”作用,大力支持工业企业核心业务系统、重点设备上云上平台,在数字经济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活力。

  做大做强头部企业

提升“产业数字化”存量

工业总产值164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93亿元,进出口总额153.4亿美元……2020年,吴江经开区在国家和省级开发区综合考评中分别位列第32位和第7位,比上年上升2位和7位。在吴江经开区,发展数字经济显然具有很多先发优势。

头部企业多、智能制造强、开放程度高,智能装备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专精特新”“独角兽”不断涌现,吴江经开区是全省首批“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标杆园区。去年,吴江经开区仅智能工业技改一项就投入了近40亿元,一批制造行业领军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成长加速,目前累计拥有省级智能车间51家、省级智能工厂2家、星级上云企业58家、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9家、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4家、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2家、国家级及省级智能制造领域示范项目9项。

对区内龙头企业亨通集团来说,吴江经开区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战略发展空间。通过聚焦打造“三个平台、一个应用”,亨通集团主动迎接这一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公司聚焦工业互联网平台,立足自身的制造应用场景,加速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另一方面,在企业外部,全面打通上下游供应链、销售链,加快构建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慧化协作的上下游全产业链体系,最终实现行业的“互联互通”,加之承担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建设,打造“内链+外链+节点平台”。下一步,亨通集团还将聚焦“数字货币”服务平台,通过数币技术建设具有吴江特色的数字政府、园区、古镇、酒店和校园,抢占产业发展机遇。

以亨通、迈为、博众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吴江经开区突出“龙头带动”,培育“头部平台”,充分发挥京东方、亨通、中达、瑞仪等企业已建智能车间的效益示范,引领经开区工业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带动一系列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计划到2023年,累计建成“省、市级智能示范车间”超过120个,累计建成“省、市级智能示范工厂”和“工业互联网示范企业”10家以上。

  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谱写智慧城市新篇章

不同于其他国家级开发区,吴江经开区辖区内坐拥同里古镇这一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发展数字化文旅产业具有极强的先天优势。

吴江经开区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古镇旅游的开发和管理,全面推进同里景区数字化工程,启动了“同里智慧文旅大脑”建设,以“多游一小时”为目标,推出“123”品质提升计划,“10秒找空房”“20秒景点入园”“30秒酒店入住”“先离场后付费”“长三角旅游休闲卡”等数字化便民场景,让游客和居民在同里感受到未来世界的样子。

为打造“同里月光文旅经济”,吴江经开区又启动了古镇数字夜景灯光建设,融合文化演艺,让来到同里古镇的游客感受全新的视觉体验,促进了同里的文旅消费。古镇内“退思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南园林中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吴江经开区因势利导,建设数字世遗景点“同里退思园”,启动了退思园沉浸式VR体验项目,利用5G、AI技术,全力推进退思园·同里宣卷(国家级非遗)江南文化数字演艺,发展文化演艺数字经济。在吴江经开区管委会大楼所在地的云梨路、运东大道一带,产城融合正在聚力发展,乐居乐业新空间格局正加快构建。在吴江经开区,很多企业的负责人和员工对工作环境、生活配套、子女上学都有很高的需求,但目前的城市配套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满足这些需求,特别是高端教育、医疗、商贸、文体中心等缺乏。面对这样的短板,吴江经开区统筹谋划、整体布局,高起点规划了云梨路总部经济带、运河文化走廊、苏州湾高端商务城、同里农文旅融合发展区、南苏州“智造谷”等“一路一河一湾一区一谷”五大功能载体建设,加快云梨路、运东大道周边改造提升等城市有机更新步伐,推进博洛尼天空之城、南玻、中建七局等一批总部项目建设,拉高云梨路天际线,扮靓沿运河风景线;聚焦群众需求和企业需要,不断完善教育、医疗、商贸、文体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北大新世纪、运河实验学校等重点项目建设,奋力打造更有颜值、更有品位的国际化活力新城。

“我们要自觉扛起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加快沪苏同城化的使命担当,积极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出成效的重大举措,打造上海非城市核心功能疏解和高端要素溢出的最佳承接地,加快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坚定走在打响“苏州制造”品牌最前列,更好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王牟说。

下一步,吴江经开区将精心谋划全域产业布局,做好建链、补链、强链文章,构筑具有一流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体系。全力打造代表吴江产业能级、示范区产业高度、长三角产业实力的电子信息、光电通信、智能装备三大“强”制造业集群;加快培育技术创新引领、潜力价值突出的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四大新制造业集群;打造一批体现区域服务水平、具备一定服务辐射半径的高端商务服务、数字赋能服务、科技创新服务、现代商贸服务、文创旅游服务五大特色服务业集群。扎实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让数字为高质量发展全面赋能,奋力打造全国智能制造的示范和数字经济样板区。(薛维付 张雅昳)

(薛维付 张雅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