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希德国实验室解读行业创新后的科技研发实力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21-02-24 15:12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21-02-24 15: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国货护肤品行业中,很多目前并没有系统完善的研发架构,都是拿着原料商提供的参考配方简单优化后进行打版、生产,推出市面后观察哪类产品受大众认可,就推出类似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

在任何一个行业中通过技术创新的方式可以快速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这需要强大的实力背景去支撑。

目前国内只有较为少数的实力品牌商家拥有自己完整独立的研发体系,而光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为了更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精准把握全球养肤新趋势脉搏,光希拥有自己的德国实验室&日见研究所,为技术团队提供了优秀的研发环境,同时组建了生物学及医学博士背景的配方师团队,紧跟全球护肤成分潮流趋势和最新科研成果,结合亚洲人肤质及消费者实际需求进行研发,形成了品牌独有的研发体系及配方系统,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真正帮助消费者进行科学有效地护肤。

光希拥有自研的脂质体专利技术,将脂质体包裹专利技术融入护肤品的研发中,德国实验室围绕30nm脂质体专利技术原液进行了一系列的配方研究和应用,突破性解决了护肤界面临的成分吸收难题。

光希一直致力于纳米生物技术研究,在过去20年中,光希针对生物纳米材料的研究取得了众多突破性进展。独立自主研发的30纳米脂质体专利技术USL(超小脂质体透皮吸收递送系统),授权专利号ZL201510095070.4 ,突破性解决了业界活性物质吸收的难题,成为中国纳米养肤领先者。

截止到2020年11月,光希已经有9项创始人亲持发明专利(3项已授权),8项脂质体生产技术实用新型专利,用于支持光希品牌在未来十年的基础研究和技术转化。

脂质体技术其实不仅仅是一种帮助渗透的技术,更是一种保护活性物质的方式,比如有些遇见氧气容易产生变质的产品成分(如虾青素,A醇),有了脂质体包裹后,可以提高其稳定性。

另一方面,对消费者也有很多益处,部分有效成分涂抹在皮肤上后,若短时间大量释放会引起刺激,而使用脂质体包裹后则能达到避免刺激并持续释放的效果。

很多国际品牌如兰蔻、雅诗兰黛、欧莱雅、黛珂等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集中研发脂质体技术。

第一代脂质体技术主要应用于医疗领域,第二代脂质体技术开始将脂质体应用于护肤领域,推出了100nm的多重层微脂囊体,拥有能让水分和油分自然成为相互间隔的【层状构造】,缓慢释放,让皮肤保持水润,但后期大量研究发现,通过对皮肤的超分辨成像显示,直径大于100nm的脂质体不能完整透过皮肤, 无法透过角质层,护肤品只能停留在皮肤表层。

光希德国法兰克福核心实验室历经5年近3000次的外部实验和皮肤测试,研发出第三代脂质体技术。经测试,光希USL纳米微球透皮递送系统,由于其30nm的极微小尺寸,透皮吸收效率比常规尺寸脂质体高40倍。同时,凭借其高吸收率,使得停留在表皮的活性物质浓度有效降低,不容易导致皮肤敏感,对于各种高敏感性皮肤都有良好的适应性。

“中国的护肤品市场有前台、中台、后台这样三种角色,前台偏重品牌和营销,中台是配方和生产能力,后台是功效物,即在化妆品里边起效的组分。”光希品牌创始人王海龙直言,后台基本上都被国际厂商垄断了。面对全球化妆品配方的垄断,中国护肤界必须建设中台和后台,而不能只是去做品牌营销。

单纯的品牌营销很难支撑一个品牌长远发展,而光希从品牌创立之初就持续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养肤黑科技的核心技术研发上,经得起时间的沉淀。

表面概念化的营销包装,没有内核的支撑终究会如泡沫破灭,国货需要真正有实力内核的品牌不断发展,实现真正对消费者有利的国货黑科技,才能越走越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