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中国通号实施的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调度系统顺利开通,实现了一个调度中心管理朔黄、包神、新朔3个铁路公司、167个车站调度业务。
国家能源集团铁路是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是我国跨世纪四大特大工程之一,素有“南三峡北神华”之称。主要涉及包神、塔韩、甘泉、神朔、大准、准池、巴准、朔黄、黄万9条在营线路及新建黄大铁路,总里程2371公里。中国通号全面负责实施设计、施工总承包和集成任务,全力打造国家能源铁路运输指挥运行的“智慧大脑”和“中枢神经”。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疫情影响,参建项目部认真贯彻落实地方政府、各铁路公司关于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的部署安排,坚持防疫复工“两手抓、两不误”的原则,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施工规范要求,精心筹划、科学部署,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千方百计创造条件,科学、有序、高效推进工程复工复产。针对既有LTE机房占用了需新建TDCS/CTC中心机房位置,需要将老机房搬迁才能实现LTE机房通信系统在新机房上线运行任务。中国通号参建项目部在LTE机房搬迁前,对设备连接状态、关键节点进行了多次实地调研,认真总结梳理,制定了科学严谨的搬迁方案,做好新机房部署规划等相关准备工作。同时,他们积极克服老机房线路结构复杂、网络系统种类繁多等困难,仅用180分钟就完成了机房搬迁任务,高效确保了CTC/TDCS数据中心具备各铁路公司车站接入条件,完成了新朔巴准线、包神甘泉线接入CTC/TDCS中心等任务,提前完成CTC/TDCS3.0相关设备安装,开通了TDCS功能。 期间,中国通号凭借“三位一体”优势,顺利攻克了各个工期节点,圆满做到了“一点不错、一点不延、一事不出”,整个过程有条不紊、无缝衔接,受到国家能源集团领导的高度肯定,收到了多封贺信表彰。
建设过程中,参建项目部全面落实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成立了BIM小组,建成了1个BIM模型库、基础模型七类、工程模型30个、设备材料模型1975个,利用BIM技术进行管线和桥架走向优化、标高调整及碰撞检查,找出了最合理的路径、最优的尺寸,实现了工程的虚拟建造,提高施工一次成型率,为施工方案优化、精细化施工提供了全新手段,为后期设备维护提供了方便。基层党支部紧密围绕中心工作,迅速成立 “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党员,通过开展党员先锋岗、劳动竞赛等,切实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攻坚克难、顽强拼搏,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工会组织开展了助力复工复产、“抗疫情、保增长”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项目建设环境,不断将职工群众的智慧力量汇聚成推动国家能源集团铁路建设的源动力。
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调度系统的开通,将对提升国家能源集团铁路一体化决策、计划,以及调度指挥效率,保障运输安全,满足国家能源集团数字铁路总体规划铁路大物流运输的新需求具有重大意义。(通号工程局集团 潘辉玲、刘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