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辣椒城:为贵州辣椒全产业链发展注入新“动力”

来源:齐鲁晚报    2020-12-14 14:46
来源: 齐鲁晚报
2020-12-14 14:4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份产业幸福一方百姓。

400年前,火红的辣椒与遵义这片土地结缘,得到遵义人民的珍视和喜爱。在今天,小辣椒种出了大产业,谱写了贵州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遵义是全国主要的优质辣椒产区,辣椒产业已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遵义的“国家级遵义辣椒市场”是全国最重要的干辣椒集散地、西南地区最大的辣椒交易中心。1992年以前,辣椒只能是露天交易,并受天气影响,遇上辣椒上市的高峰期,整个市场拥挤不堪。1992年虾子镇建设了第一个辣椒专业批发市场,但市场冷库储存量不足,不能满足市场交易,大量的产品无处储藏。2018年,辣椒交易市场第三次升级变迁而成的中国辣椒城建成并投入使用,现如今年交易量已达40万吨60亿元,辣椒已成为虾子镇乃至贵州的主要农产品。

中国辣椒城的功能配套、交易空间、信息化水平、交易能力和冷链、仓储、运输、物流成为了贵州辣椒全产业链最为重要的节点,标志着贵州辣椒作为乡村振兴的优势特色产业推动着全省经济社会建设工作的全速发展。中国辣椒城投入运营后,带动遵义市辣椒种植突破200万亩,位居中国地级城市种植面积第一;培育出50多个地方优质辣椒特色品种,带动近70万群众增收致富;孵化了多家辣椒加工企业向龙头靠拢;正式发布了全国首支干辣椒价格指数,发挥了指数“风向标”“晴雨表”“避雷针”的指导作用,为带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好了信息引导市场,市场指导生产的作用,激发了辣椒产业的内生动力,从而也形成“中国辣椒,虾子定价,买卖全球”的形象。

中国辣椒城通过优化辣椒产业结构,解决下游企业采购瓶颈,坚持辣椒销售的标准化、品质化、品牌化发展,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辣椒的持续供应和品质保证,以“数字园区、智慧物联、集数成海、云上农业”为指导思想,整合各种资源、提供增值服务、创新业务模式,促进了辣椒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下游辣椒加工企业依托中国辣椒城,选用“遵义朝天椒”为原材料精制而成了辣椒产品系列,打破了辣椒作为佐料的传统思维,制造出以辣椒为主料的美味佳肴,从而提升了辣椒的运用价值。

中国辣椒城彻底打破了多年来市场硬件落后,辣椒交易靠“随行就市”的问题。还为周边的产业提供了包括冷链仓储和运输的物流服务,为来往客商提供就餐、住宿等设施。并以线下交易为实体、发展线上交易等,创新了辣椒种植从“基地+农户”到“基地+合作社+公司或农户的形式”模式,推广了“订单种植”。在中国辣椒城,从事辣椒剪把、脱把、转运的农民工上千人,更是带动从事辣椒交易、仓储、运输等全产业链上万人,正是由于中国辣椒城的带动,加快了虾子镇的城镇化发展,也加快了与新蒲主城区同城化的步伐。

中国辣椒城作为国内第一个以辣椒单品为主体的综合性(种、产、储、运、销、检、融)全产业链的国家级辣椒市场,是遵义市“一枢纽两中心三基地”发展蓝图和打造“世界辣椒加工贸易基地”的中心,更是贵州省2020-2022年优势特色产业(贵州朝天椒)发展的核心。以供应链金融贯穿全产业的各环节,依托中国辣椒城的产地优势、加工优势、贸易优势,为吸引辣椒产业人才、辣椒技术开发团队等资源提供了汇集条件,提升了辣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辣椒城正围绕建设世界辣椒加工贸易基地的核心这一发展定位,按照标准化、生态化、规模化、组织化的思路,充分发挥“国家级遵义辣椒支持”“中国辣椒之都”“中国优质辣椒产区”“全国商贸流通服务业先进集体”等品牌效应,进一步夯实辣椒全产业链基础,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推动辣椒产业一体化发展,实现“中国辣椒、遵义定价、买卖全球”的目标。下一步将围绕“产椒大省”“辣椒贸易强省”这一目标,努力依托优势品种培育,与辣椒种植基地开展合作,坚持规模化经营、标准化发展,做大产业规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抓好产销对接,注重品牌建设,让小辣椒种出大产业。(淳仕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