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无人驾驶新标杆,京东无人配送落地西安航天基地

来源:中国网    2020-12-11 14:19
来源: 中国网
2020-12-11 14:1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一辆和快递小车“身材”差不多的白色四轮车以1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在陕西省西安市航天基地内。只见它遇到红绿灯时可自动识别,自动避障绕行,倒车时还会发出语音提醒;在车辆的侧面安装了18个尺寸不同的快递柜,两面各9个,到达指定停靠点后,会自动向用户发送短信,内置的京东智能外呼机器人同时拨打电话提醒,用户可通过京东APP扫码或验证码操作完成取件。所有流程均不需要任何工作人员的介入。

  (京东智联云无人配送落地西安航天基地)

12月3日,西安航天基地管委会联合京东集团,率先实现我国中西部首个开放道路的无人配送场景落地。

技术愿景成现实,树立行业标杆

今年的疫情激发了5G、人工智能、城市数智化转型等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蓬勃兴起,网上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非接触经济”全面提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无人车快递配送可解决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无接触安全配送问题,助推快递行业升级,提升消费者配送体验,助力西安航天基地打造无人驾驶标杆示范,提升航天基地智能化现代服务水平。” 西安航天基地管委会该项目负责人表示。

  (京东智联云无人配送车上路行驶)

自京东落户西安以来,立足全域无人系统产业总部、京东云陕西大数据运营中心等建设目标,进行全方位、系统性布局,无人配送项目的成功落地便是最好的实践和见证。

2017年,在京东集团三大总部落地西安的盛大签约仪式上,京东便为西安描绘出未来智能交通的技术愿景——2020年,在西安,货物将通过自动化装拣仓库分拣,由无人配送站进行自动配送,当无人车到达收货地址附近,收件人将会收到一条“配送已到达”短信提示,几步之外就可成功收货。如今,这一畅想已变为现实,为西安市民带来一种“超乎想象”的“硬核”科技服务体验。

  (客户通过京东智联云无人配送车收取快件)

无人配送,多场景大展身手

2020年初,湖北武汉爆发大规模新冠肺炎疫情,为助力疫情防控,京东依托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和北斗卫星定位系统,迅速在武汉街头部署了无人配送车。在参与抗疫的107天时间里,京东的无人配送车为武汉第九医院运送了1.3万件重要物资,107天无休,不仅为抗疫贡献了重要力量,对于推动无人车商用也是一次很好的实践。

  (京东智联云无人配送车上路行驶)

除医院场景使用之外,京东无人车还能在多个场景大显身手,比如最后一公里配送和传站、社区配送、商业写字楼配送等,值得一提的是,无人车所支持的“京东APP扫码”无接触取货方案,可最大程度降低人们在取货过程中的交叉感染几率,减少病毒传播渠道。

  (京东智联云无人配送车实现无接触送货)

“在封闭园区等管控严格、不允许陌生人员进入或高危场景的场景,配送机器人可以高效安全地执行配送任务。”该项目的京东研发人员表示,无人配送车的设备调试全部采用远程部署方式,从设备运输、地图生产到正常稳定运行,开始无人配送作业,全程无需专业工程师前往现场,采用与当地人员配合的方式完成。

  (京东智联云无人配送车自动设别交通信号灯)

万一行驶途中机器人本身出现故障怎么办?工作人员表示,因为有监控调度,“一切皆在掌控之中”,若出现故障,会第一时间联系客户解释,转其他配送机器人或者人工配送来解决。

数智化力量,提升社会效率

西安航天基地无人配送项目的落成并不是偶然。三年来,在西安航天基地,京东始终不断发挥其在技术、生态、电商运营等方面的优势,围绕“善政、兴业、惠民”,助力航天基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打造“云上开发区”。目前包括无人配送项目在内,京东智联云已在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经济产业打造、数字经济人才培育等多个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切实为“品质西安”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在刚刚结束的JDDiscovery-2020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技术京东提出新畅想:“面向未来十年的新一代基础设施——京东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将用数智化技术连接和优化社会生产、流通、服务的各个环节,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社会效率。”

  (京东智联云无人配送车)

京东西安航天基地无人配送项目的落成,既是京东技术输出的一次实践,也是一次对京东技术和生态协同能力的考验。发展智能交通,是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举措,未来京东还会持续技术输出,加快无人驾驶技术商业落地进程,通过技术来为城市的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数智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