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类社会矛盾凸显,城乡社区作为党委政府向居民提供生活公共服务的末端组织和基本单元,工作做得好不好,关系千家万户、影响百姓冷暖,特别是居民信访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直接影响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019年以来,成都市信访系统全面落实成都市委关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工作关口向基层前移、阵地向社区下沉、触角向院落延伸,依托全市所有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融合创建“群众工作之家”,不断夯实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创新开展信访全程代理、人民建议征集、矛盾纠纷排解三项工作,赋予基层调处化解信访问题的能力,打通信访工作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做到群众关切就近回应、合理诉求就地解决、意见建议及时反馈,让“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镇街”成为了现实。
坚持党建引领融合共建基层信访服务新场景
成都市信访系统先后报请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印发了《夯实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全面建设“群众工作之家”实施方案》,报请市委、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提能增效建强群众工作之家推进信访工作深度融入基层治理的实施方案》。在社区(村)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托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现有办公用房,对工作标识、要素要点进行规范,因地制宜融合共建群众工作之家场景,不增加基层硬件建设负担,为老百姓提供一个在家门口有效反映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信访窗口和服务平台。以社区党组织成员为核心,整合综治网格员、人民调解员、“五老”乡贤和社区志愿者等基层力量,参与处理群众工作之家日常事务。充分发挥社区人员群众熟悉程度高、感情基础好、工作办法多的特点优势,带着感情和责任主动服务群众,不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打造“熟人社区”。
坚持减负赋能创新开展信访全程代理工作
成都市信访系统针对乡镇、社区缺乏解决信访问题的资源和能力,以群众工作之家为支点,在全市创新构建市、县、镇、村四级信访代理员体系,先后制发《成都市信访全程代理操作规程》和《成都市信访代理“呼叫—响应”工作办法》,实施“首办代理员为信访群众服务、上级代理员为首办代理员服务”的二级代理工作机制,把上级资源力量引流下沉到一线,赋予基层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和提高有权处理机关办事效率。同时,构建了解决信访问题的“三重滤网”,把年度非涉法涉诉的首次重复信访事项一并纳入信访代理工作,进一步减少中间环节、强化上下联动、压实工作责任,推动群众合理诉求依法及时就地解决。
2020年9月开学前,成都市大邑县青霞街道群众工作之家通过“呼叫—响应”机制成功代理解决好一起多年来的信访难事。“前面就是子龙街学校,来往的学生和行人很多。之前的路面破烂,全是小碎石,行走很不方便,车辆轮胎时常被碎石扎破,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多年来曾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该市大邑县青霞街道一学生家长表示,“现在好了,不管是学生、老师还是周边居民,都不再抱怨了。”
2020年6月底,有群众在青霞街道群众工作之家反映,子龙街学校往东的一段路较为破烂存在安全隐患。该群众工作之家首办代理员立即核实情况,该路段长约40米,位于两条道路交汇处,系2012年道路改造时的遗留问题,多年来一直未进行修整。考虑到此事需要多个责任部门协调配合,又是新学期开学在即,安全隐患不容忽视,该首办代理员立即启动代理程序,“呼叫”县信访局协调办理。
大邑县信访局收到“呼叫”后,仔细分析研判,确定由县信访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上级代理员,迅速“响应”。7月13日,上级代理员召集县住建局、教育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城投公司等单位负责同志奔赴现场实地查看,会商讨论改造方案。
7月17日,该上级代理员向县政府主要领导专题汇报,确定由县住建局牵头向县政府提出立项申请,经县政府批准后,立即进行施工改造。在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该路段在9月开学前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为广大师生、家长及周边居民的出行创造了良好条件。
坚持围绕中心大力开展人民建议征集工作
成都市信访系统进一步健全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机制,制发《成都市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办法》,树立“您的好建议成都更美丽”的人民建议征集品牌,由市信访局联合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民生工程定期开展专题建议征集活动。活动在线上依托网络平台引导市民群众积极建言献策;在线下依托群众工作之家邀请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市民代表等人士参与,以“夜话”“茶话会”“坝坝会”等形式开展座谈征集活动,现场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及时整理打捞出有经济价值、社会效益的“金点子”,吸收融入到相关决策部署中,不断改善民生福祉、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在这次成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建议征集过程中,全市群众工作之家共征集市民建言4300余,成都市信访局汇总分析凝集为四个方面十条建议报送了市委。如龙泉驿经开区有市民通过群众工作之家进言,建议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机会,依托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优势和成渝两地汽车工业基础,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抓手,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核心产业“三电”—电池、电机、电控,大力发展以工业机器人为主的汽车制造设备产业和未来汽车关联产业,以整车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汽车零部件配套,打造成渝汽车产业集群的“核心引擎区”,努力实现国际水平汽车产业的“弯道超车”。“随着市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提升,大家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也在同步提高,许多隐性诉求正通过意见建议的方式向党委政府提出。”龙泉驿区信访局工作人员兴高采烈地介绍,以社区群众工作之家为抓手大力开展人民建议征集活动,既能及时掌握市民的需求,又能凝聚大伙儿的智慧力量助推本地区的发展。
坚持协同联动统筹开展矛盾纠纷排解工作
成都市信访系统充分发挥群众工作之家在市民家门口搜集排查矛盾纠纷的“触角”作用,强化与“大联动·微治理”体系和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共享,以常态排查和重要时段集中排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征地拆迁、房地产开发、金融投资、子女入学和生态环保等群众关心领域的矛盾纠纷排查,实时搜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台账动态管理,实现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分析、早介入、早处置。
以社区群众工作之家为平台,加强与基层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检察室、人民法庭和调解组织等平台资源的联动联防,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公证仲裁等机制作用,深化律师事务所、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和“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乡贤、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参与,充分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多方多元共同发力推动信访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同时,结合矛盾排查调处情况,加强对共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预测预警,不断完善政策措施,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8月31日,双流区王家场社区接到部分租客反映房屋租赁中介公司在收取一年租金后跑路失联,房东因收不到租金要求租客搬离的信访问题。社区首办代理员在为涉事双方搭建平台沟通无果后,于9月2日启动“呼叫—响应”机制,请求双流区信访局的上级代理员协调相关部门亲临现场共同调处这一矛盾纠纷。
9月9日,该区信访、司法、公安等部门组成联合调处工作队伍,在社区向涉事双方详细讲解政策法规,全面理清法律权责,深入分析利弊得失。经共同努力,涉事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各自承担租金损失的50%,由房屋承租人再向出租人支付剩余租金的50%,双方共同向街道派出所报案,若日后追回经济损失,双方各享有50%。至此,成都市双流区王家场社区群众工作之家成功化解一起由包租公司卷款跑路引发房东和租客之间的信访纠纷。“虽然蒙受了一定的损失,但至少不至于被房东赶出来,这算是眼下最好的结果了。”“我们要好好感谢社区群众工作之家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全力付出。”部分租客庆幸地说道。
全市实现信访形势向好治理水平提升
成都市信访系统通过创建群众工作之家,打造基层信访治理新场景,创新信访全程代理新模式,畅通人民建议征集新渠道,搭建矛盾纠纷排解新平台,打通信访工作直面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信访工作由维稳思维向求解思维转变、被动受理办理向主动源头防范转变、粗放式管理向高效能治理转变,有效地将信访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全力解决好了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信访不上行”。
据了解,从2020年1月以来,群众工作之家累计接待群众9万余人次,代理群众信访事项6千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8%,征集人民建议2.3万余条、采纳率达13%,排查矛盾纠纷近3.6万起、化解率达93%。全市信访总量、越级走访数量和初次信访转重复信访同比进一步下降,矛盾上交、信访上行现象得到有效治理,群众满意率同比较大幅度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进一步增强,为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铺就和谐稳定的社会底色,为超大城市市域治理现代化进行了有益探索。(李振宇)
(李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