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立国之本,教育乃强国之路。党中央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措施,要求突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素质教育。
东海之滨,泉州城外。聚龙湖畔,世外桃源。泉州聚龙外国语学校地处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享有“世外桃源”之称的聚龙小镇,是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全封闭、寄宿制、生态园林式的现代化高端学府。
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时代背景下,泉州聚龙外国语学校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重任,自2009年创办以来,一直秉持着“对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负责,为每个孩子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确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科学育人导向,认真践行“培育阳光生命奠基智慧人生”的办学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回归“本真教育”。在校长余恺庶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员工摒弃急功近利的世俗教育观念,改变传统强压式、说教式教育,以及以牺牲孩子休息时间为代价的题海式教学模式,将“育人先育德,培育修养素养,成功教育,赏识教育,快乐学习,学案导学,同堂异步”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落到实处,切实做到德智双修,知行合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培养阳光上进、德智体和谐发展、具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中国人,学校不断健全德智体美劳育人机制,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在聚龙外国语学校,体育作为第一主科,学生除每天晨练、越野跑外,还有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兴趣班和社团课,如跳绳、空竹、田径、篮球、瑜伽、武术、啦啦操、高尔夫、击剑等,从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角度出发,以“每天运动一小时,快乐生活一辈子”为追求,积极开展各项校园阳光体育运动,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项目”,倡导并要求每个学生熟练掌握一项体育艺术技能,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养成终身锻炼的体育习惯。辛勤的汗水结出丰硕的成果,每年学校学生在长跑、短跑、高尔夫等特色体育运动中都屡获佳绩。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灿烂文化,涵盖着中华民族历代圣贤学者和文化大师的智慧精华,是古代中国科技文化、政治军事领先全球的重要基石,聚龙外国语学校自创办以来,对国学经典文化的传承十分重视,为此学校还专门开设国学班,以增进学生的国学素养,帮助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阳光向上的君子淑女。为满足广大学生家长对经典教育的热爱和需求,学校还顺应形势,于2014年春季成立国学部,也是福建省人数最多的国学部。
国学班在课程设置上,除学习国家规定的语数英基础课程外,还专门开设国学课,在一定程度上对书法、语文、体育等国家课程进行了校本化的强化和补充。融国学诵读与传统才艺为一体,引领学生熟练背诵《论语》、《弟子规》、《孝经》、《朱子家训》等多部经典国学著作,以及学习传统歌舞、民族乐器、书法国画、手工陶艺、太极围棋等传统文化,熟练掌握琴棋书画等才艺,潜移默化地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为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奠定稳固的基础。
除此之外,聚龙外国语学校还努力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向社会;提倡学生自主参与;精心设计各类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践行。如在庆祝祖国71周年华诞之际,举行“祖国在我心中”诗歌朗诵比赛,借此次活动的良好契机,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在孔子诞辰第2571周年之际,举办汉服节,组织学生穿上汉服,一同观看《孔子》视频,诵读《论语》、《祭文》,体验汉唐集市生活,在游玩中感受国学文化的魅力,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有为一年级新生举行开笔礼,通过朱砂启智、击鼓明志、学写“人”字、茶敬恩师、赠送锦囊等环节,融入感恩立志、尊师重礼、孝亲友爱的儒学智慧,在学生心中埋下了好学乐学善学的种子,让学生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为未来人生奠定坚实基础;在“校园岗位体验”活动中,将校园内的七个不同工作岗位作为学生实践的第二课堂,让学生更多、更深入地了解每个岗位的艰辛与坚守,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体会敬业爱岗奉献精神和诚实守信的社会道德要求,同时号召学生学榜样,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经过多年实践,聚龙外国语学校在德育课程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成果,逐步构建起了具有聚龙特色的德育教育基本框架,如每月有专门的德育主题教育,每两周有专门的德育专题活动,遵循该框架,以实践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班会课程、影视赏析课程、读书阅览课程、传统文化课程等为载体,将文明礼仪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孝道教育、励志教育、阳光心态教育等各项素质教育融入其中,使德育课程化、常态化、活动化,真真正正把德育落实到生活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促进知和行的统一。
“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牢牢把握新时代发展形势、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优质教育而不懈努力,为建设教育强国做出更多贡献。培养好一批又一批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能够担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