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精准扶贫优秀案例发布:斑马会员助农方法论

来源:大众网    2020-11-17 15:13
来源: 大众网
2020-11-17 15: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0年11月13日,由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指导、中国社会责任百人论坛主办的“中国企业精准扶贫优秀案例(2019)”发布会在京举行。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司长曲天军做主旨发言,全国工商联办公厅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姜建静,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局社会责任处处长张晓松从不同层面介绍了经验做法。会上,还重磅发布了中国企业精准扶贫优秀案例(2019)。

本次与中国电信、中国电力、中国移动、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企业一同入选《中国企业精准扶贫专项案例50佳(2019)》的浙江格家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社交电商代表企业,格家网络总部位于浙江杭州,是浙江省民生保供企业,商务部国内典型商品流通企业调研单位,中国电商扶贫联盟的成员单位之一。旗下拥有电商平台斑马会员、公益助农项目“中国田”等。

在2017年12月乌镇互联网大会上,青年女性创业者代表、格家网络创始人沈丹萍公布了“中国田”助农计划。自计划启动近3年时间里,团队深入89个县乡推动了103个精准扶贫项目,助力农副产品销售逾28亿元,为1400余家农产品供应链企业实现创收,带动产业链近20万人就业。

在近三年的助农实践过程中,格家网络(斑马会员)找到了一条精准的电商助农之路。发挥流量优势、内容优势、模式优势,成为贫困地区与城市消费人群、消费市场中更具效率的链接节点。除了整合包括地方政府、当地供销社、供应商资源外,格家网络还通过对当地农户进行电商运营团队培训、农产品电商标准化制定与辅导、地区农产品孵化等方式,不断强化农户自身“造血”能力。

以河南宁陵酥梨为例:位于河南省东部的宁陵县,是“中国田”助农的典型样本。这个大别山片区扶贫攻坚的重点县盛产金顶谢花酥梨,与酥梨相关的种植与加工是宁陵产业脱贫的战略重心。2019年初,格家网络收到中国电商扶贫联盟办公室转交的助农邀请函,提到临近春节、河南省宁陵县孙迁村的国家扶贫车间生产的梨膏滞销,200余户贫困户面临着血本无归的困境。

得知这个消息,“中国田”团队立刻行动起来,1月末就在平台上线宁陵梨膏,通过免除线上推广费用、给予优质资源位、授权使用“中国田”品牌标识、在社群进行多频次营销素材投放等举措,宁陵梨膏首发48小时就卖出了6000余单,销售额达12.4万元;在帮助宁陵县1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增收创收的同时,也为宁陵酥梨种植及加工产业发展点起电商之火。

所谓“扶上马,送一程”, 团队从店铺设计、产品上架、内容运营、流量获取等理论知识入手,为宁陵扶贫车间开展了一系列电商培训,帮助培养出一支整建制电商团队。

在格家网络的持续帮扶过程中,宁陵扶贫车间积累了丰富的电商运营经验,产品先后上线淘宝、建设银行积分商城、中航亿通等电商渠道,进一步扩宽农品销路,带动全县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2020年9月6日,在由商务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电子商务大会电商扶贫论坛上,“中国田”团队更是登上了主旨演讲台,以“宁陵扶贫车间电商化改造”为案例,与现场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分享了电商助农经验。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入选本次中国企业精准扶贫优秀案例(2019),是对会员电商创新模式、助农成效的一次全面肯定与认可。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