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数字乡村”亮相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创村居治理新模式

来源:中国网    2020-10-14 14:43
来源: 中国网
2020-10-14 14: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山东省日照市认真落实《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着力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打通乡村数字化建设最后一公里,涌现了一批以日照市“车家村数字乡村”为代表的数字乡村典型案例。

在日照市大数据发展局的组织推动下,中国联通山东省分公司、阿里巴巴通过完善乡村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以“钉钉”App为数字乡村入口,通过数字化运营,有效解决了乡村治理的难点、服务群众的堵点,完善了乡村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了乡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走出了一条乡村数字治理的新路子,打造了“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日照模式。

10月12日,车家村数字乡村建设成果登上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成为本届峰会一大亮点。

用手机点一点“有事找大嫂”,下一刻,“日照大嫂”就会出现在家门口来帮你协调纠纷。

把日照市妇联创新成立的“大嫂”队伍搬到了手机端,使村民们更方便的找到“入千家、进万户、解纠纷、做引领”的大嫂调解员。通过增加线上入口,有效的保护了村民的隐私,提高了办事的效率,闭环了调节的流程。这项最初在日照车家村试点的数字化治理创新,已经复制到日照市近60个村庄。

除了家庭纠纷援助,车家村的乡村治理已经全面上线,在钉钉数字乡村平台上,走出一条乡村治理数字化的创新实践。

从村民生活到经济发展,小小乡村正被数字化改变

在车家村,村民的进出都用上人脸识别门禁,做到无感出入、安全通行,为夜不闭户奠定基础;有村外客人来访,钉钉上会智能通知被访村民准备接待;家长为孩子打印作业也不用再跑两三里路,打开手机钉钉,在村内足不出户就“云打印”。此外,为了鼓励村民强身健体,车家村在钉钉上发起了“走路省钱”活动,村民可以通过走路赚取卡币,这些卡币可以在淘宝购物时抵用现金。

直播卖货也正火热,村民们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在线上售卖车家村的景区门票、茶叶及农副产品,成为村居经济的新热点。

数字车家村内,还整合了外卖、打车、周边游、寄快递、水电费缴纳等百姓常用便民服务应用,一个钉钉平台成为所有村民享受数字红利的超级入口。

数字日照,从车家村到60村

“数字车家村”的模式,已经在日照市近60个村庄快速复制落地,山东省日照市的数字化革新延伸到更多农村地区,让当地农村共享数字新基建带来的经济红利。

除了电商服务、劳务服务等高效的经济增长点外,政务服务带来的成本节省也相当可观。车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伟粗略估计,“以前村内组织一次活动或开一场大会,基本是1万一场,现在用钉钉积分制、视频会议等高效工具进行上传下达、活动组织,一年可以省20万,加上村企、村内景区的管理成本,钉钉一年能帮我们节省40万。”

这仅是一个村庄在政务服务方面带来的成本节省,目前日照市已有60个村庄通过钉钉平台,搭建起各具特色的数字乡村。

孙伟说,“现在找人、下发通知非常方面,村民有任何诉求或者反映任何问题,直接手机上提交就可以了,现在不仅是村干部,能更及时有效解决群众问题,拉进了群干关系。”

如今,孙伟每天的工作都从打开钉钉开始,处理完书记信箱里村民每日提交的诉求问题,审批完工作流程后,会再看看村民在钉钉上传的各具特色的村友圈。

车家村妇联主席丁媛媛告诉记者,以前村内的三务公开都是用A4纸打印出来,每月贴到公开栏上,村民随时可以通过手机查看,方便群众监督。美丽庭院、家风家教等系列活动从线下搬到线上,通过平台展示激励,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形成优良的基层自治风气。

数字乡村平台是现在服务群众的新路径,有效提升了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为乡村振兴奠定了优良基础,孙伟认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