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净雅新品上市|天然纯棉遇见天然蚕丝,经期安全舒适新体验!

来源:中国网    2020-09-15 16:42
来源: 中国网
2020-09-15 16:4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期待了许久,千金净雅蚕丝棉卫生巾终于即将面世啦!尽管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还在担心是否能如期上市,但我们总算等来了这一刻!

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让大家认识到,卫生巾对广大女性健康十分重要,它是女性定期会使用的护理用品,它的表层材质直接接触到女性私处肌肤,加之女性个体皮肤对表层材料的适应性不同,会经常出现皮肤过敏现象,如果在这个选择上有所不慎,带给女性的伤害和隐患,可能要很长时间才能治愈,很多妇科病多数是因为不卫生带来的。

不少静粉也表示,经期痛经和身体不适已经很难受了,如果使用的卫生巾还不够好,那就是难上加难了。因此,一直以来千金净雅自己在不断更新和追求卫生巾的高品质,从一开始就以医疗器械标准生产,从未远离初心。

国产品牌也能做女性卫生用品品牌的标杆

这些年在国际品牌的强势进入国内市场后,不少女性心中都有着一定的偏见:要是想买到品质最上乘的产品,那么一定优先考虑国际进口品牌,从各种渠道购买进口产品。然而千金净雅一直想为国产品牌和国产产品正名,尤其在女性卫生用品市场,国内品牌也有能力将广大女性消费者使用的产品做到极致。

从品牌创立之处,千金净雅就拒绝化学原料,采用100%天然纯棉,融合千金净雅专有技术,在卫生巾领域开辟“蓝海”,开发出品牌专属“千金棉”系列,并在纯棉基础上继而开发了“千金汉麻棉”(纯棉融合汉麻)系列卫生巾,又在今年这个特殊的年头,坚持推出更优质的卫生巾,因此终于有千金蚕丝棉系列卫生巾的面市。在9月12日,千金净雅召开了新品发布会,千金净雅蚕丝棉卫生巾正式官宣。

正如湖南千金卫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邱永龙所说,产品研发是千金净雅的最核心的竞争力量,也是千金净雅在女性卫生用品市场站稳的基石。感谢广大静粉的信任,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相伴一起走过第七个年头。我们相信,这是你们基于对千金净雅产品的信赖。我们也相信,只要你用过了千金净雅的卫生巾,就能亲身体会到千金净雅对女性的呵护程度。

千金净雅始终践行着“源自医学,忠于安全”的理念,坚持一直寻找最天然的纤维,从天然棉纤维、到天然汉麻纤维,再到我们这一次将要隆重介绍的天然蚕丝纤维,一步一个阶梯,最终呈现出这些优质的产品带给女性消费者。

这其中离不开千金净雅研发团队的支持。始终从医学角度出发,从帮助女性缓解经期不适出发,开发出更好更天然的材料。“让3800万女性拥有经期安全感”,这种安全来自医学赋予的安全,千金净雅坚持对女性最天然最舒适的医学安全关怀。这才有了这一次产品的再次升级——千金静雅蚕丝棉卫生巾。

  选定 “纤维皇后 ”——天然蚕丝

为何这次在我们选择蚕丝纤维加入卫生巾材质呢?发布会现场研究所负责人黄玉琴女士作了新品解密,为我们揭开蚕丝棉卫生巾的面纱。

蚕丝与人体的生物相容性极高,87%的蛋白构成与人体相似,具有滑爽、柔顺、贴身、透气、亲肤力强等等特点。同时,据相关医学研究报告显示:蚕丝富含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有特定的保健作用。这是棉麻纤维不具备的优势!因此将蚕丝纤维加入卫生巾表层,实在是再好不过。

  千金净雅蚕丝棉卫生巾:蚕丝亲肤,细致养护

千金净雅蚕丝棉卫生巾采用蚕丝纤维和棉纤维的黄金配比,融合千金药业专有技术,既具备蚕丝亲肤养护防过敏,又有纯棉的柔软特性。

同时在蚕丝面层采用双层结构工艺,充分发挥蚕丝和纯棉的优势特点,既能细致呵护私处肌肤、亲肤防敏,又有能让经血快速下渗保持干爽的特性,结构更合理,更适合人体使用。除此之外,还继承了千金净雅的五大优秀基因:

优秀基因1:天然。采用蚕丝纤维与棉纤维的黄金配比。细腻亲肤、快速渗透、干爽舒适。

优秀基因2: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类别,高品质卫生标准。

优秀基因3:零真菌,无荧光,无甲醛。经四重消毒,达到零真菌的品质,坚持一贯的无荧光无甲醛的品质

优秀基因4:超吸40倍。速吸超薄芯体,超薄、舒软、快速吸血

优秀基因5:高透气。复合高透气底膜。透气不透液,结合蚕丝棉面层,达到上下通气、整体透气的良好体验。

蚕丝不仅是面部极好的保养品,对于私处肌肤也是细致养护的护理品。千金净雅蚕丝棉卫生巾将于10月底正式上市销售,请静粉们持续关注,我们将马上带领静粉开始经期安全防敏的新体验!

  隧道驾驶安全注意事项综合安全科普系列高层建筑之风险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