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这里来?》(Where do we come from?,宣纸、墨、国画色,145cm×368cm)是一幅宣纸绘画的淋漓宏图,由艺术家杨佴旻创作于2019年,可谓他美学思想中一个转折点与标志性作品。这幅作品与杨佴旻的早期创作有着深厚关联,其壮丽的构图演绎成一个系列的五联巨制,集山水、人物、静物等题材于一体,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的形式与结构。《我们从这里来?》与保罗·高更(Paul Gauguin)的代表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 ,1897—1998年,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收藏)隔空辉映,它概括了艺术家的美学关注,犹如一份宣言。
在《我们从这里来?》五联巨制的右侧,太行山脉跃入眼帘;在左侧,画面主体是一些分裂的颜色和线条,一片难以辨识的抽象空间。在接受策展人的采访时,艺术家说:“这里我想表达一些未知的东西,一些原始的混沌状态。”(杨佴旻,2020年)在古老的中国神话中,原始混沌源自洪荒的山脉。
五联巨制的左二和右二部分,画面上分别是保罗·高更的作品《幸福》(Arearea)(1892年,收藏于法国奥赛博物馆)和文森特·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的作品《向日葵》(Sunflower)(1887年,收藏于瑞士伯尔尼艺术博物馆)。杨佴旻在此向两位西方绘画大师致敬。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把色彩运用推升至崭新的高度:高更的象征主义探索,最典型的象征是打破色彩使用的已有规则,表达进入高度的自由;梵高的向日葵,则已成为荷兰、成为艺术家本人的象征。此外,除了梵高,杨佴旻也喜欢向日葵,它既是花又是谷物,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农作物,它的太阳象征使它无处不在。
在五联巨制的中间,艺术家描绘了80多岁的画家齐白石(1864—1957年),他周围是三个最年幼的孩子——齐白石一生娶了两任妻子,共有12个孩子,他是一个真正的生命能量象征。杨佴旻用水墨绘制了齐白石的全家肖像,向一位能够为中国传统绘画带来新活力的大师致敬,他是传统绘画最后的伟大代表之一。
杨佴旻对中国绘画具有高度的敏锐与责任感,以及严谨的思想,他把东西方绘画的形式、观念高度融合,完成《我们从这里来?》——这一极具个性化的非凡创作,是人类艺术精神的综合体现。
展览:重返色彩:杨佴旻的风景展
“重返色彩:杨佴旻的风景展”原定于2020年4月26日在路易·圣莱克艺术和历史博物馆举行(巴黎),因疫情,展览时间两次延期,现终将在2020年9月19日开幕。
展出时间:2020年9月19日至2021年2月14日
地址:路易·圣莱克艺术和历史博物馆(巴黎)
Yang Ermin. La rapparition de la couleur Samedi 19 Septembre 2020 (Jour entier) - Dimanche 14 fvrier 2021 (Jour entier).
杨佴旻(YANG ERMIN)简历
杨佴旻,中国曲阳人。艺术家,诗人,文学博士,荣誉爵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西班牙康普顿斯大学教授、南京艺术学院校董等;杨佴旻在世界多地举办个展,作品被梵蒂冈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国内外多家重要博物馆、美术馆等收藏,著有画册、学术专著、诗集等。
路易·圣莱克艺术与历史博物馆风景
重返色彩:杨佴旻的风景画展海报
杨佴旻 我们从这里来? 宣纸、墨、国画色 2019 144.6×366.5cm
作者:路易·圣莱克(Louis-Senlecq)艺术和历史博物馆馆长、卡罗琳·奥利维拉(Caroline Oliveira)
电梯坠落自救方法暴雨天安全行车技巧隧道驾驶安全注意事项综合安全科普系列高层建筑之风险
(路易·圣莱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