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票世界联合会和中欧友好合作协会联合启动仪式在港举行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20-08-21 14:20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20-08-21 14: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北京时间2020年8月18日14:00(柏林时间2020年8月18日8:00),藏书票世界联合会和中欧友好合作协会联合启动仪式在香港举行,启动仪式同时在Zoom平台上现场直播,供世界各地、海内外人士共同参与。远在世界各地,不能亲临现场的各界友人纷纷发来贺词,并以视频的形式向藏书票世界联合会与中欧友好合作协会联合启动仪式致以诚挚的祝福。

在启动现场的热点以外,来自北京,新疆,湖北,广东,上海,新加坡,北美地区,俄罗斯和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等国内外,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代表电话,网络祝福纷至沓来。

  启动仪式嘉宾合照

启动仪式以「藏书之梦启迪人生,中欧友好世界和平」为主题,邀得全国侨联常委、香港缅中友好协会主席王锦彪先生,玲珑国际中国国家一级美术师钟建新教授,香港中华文化发展联合会主席铜紫荆勋贤黄富荣先生,香港藏书票协会主席郑大戈先生,香港藏书票协会会长熊美仪女士,逸颐艺舍博物馆馆长陈焕伦先生,启迪之星香港总经理黄子华先生莅临主礼,联同藏书票世界联合会、中欧友好合作协会创会会长钟付全先生一同为典礼主持开幕仪式。王锦彪主席、钟建新教授、郑大戈主席和钟付全会长在会上致词。

仪式伊始,王锦彪主席在致词中简单介绍了藏书票和中欧交流的历史背景,谓藏书票的普行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早于历时300多年的集邮文化。他接着阐述了藏书票世界联合会与中欧友好合作协会的成立宗旨和愿景。他强调,藏书票世界联合会与中欧友好合作协会在港共同成立,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藏书票承载了中欧两地源远流长的藏书文化,正是中欧文化传承和交流的载体。他深信在两会的共同努力与合作下,将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与世界文化大同 作出积极的贡献。最后他向中欧友好合作协会邀请他担任创会主席及顾委会荣誉主席表示由衷的感谢,并祝愿两会启航一帆风顺。

  中欧友好协会创会主席王锦彪致辞

钟建新教授在致词仲介绍了藏书票在中西两地的起源,谓类似藏书票的概念早于宋朝期间便出现。当年宋真宗的词《劝学篇》曾通过活字印刷技术以书签形式在全国发行,比官方发源地欧洲早了900多年。他表示,中西文化可以通过藏书票这样的艺术促进交流,推动融合。

郑大戈主席分享了其制作藏书票的心得和意义,希望通过藏书票的创作,启发儿童对艺术和文化的兴趣。

钟付全创会会长在致辞中向与会来宾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他热情洋溢地向来宾介绍了他自己在十年前参观时任北京检察日报总编辑赵信先生的父亲举办的个人画展时,第一次知道了藏书票这个名词,并被那一枚枚精致、小巧,又充满色彩感和故事性的藏书票深深地吸引。钟会长同时介绍了他与藏书票结缘和他的裕固族艺术情怀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他在和中外藏书票艺术家沟通、交流后,与多位艺术家共同努力,创作出了《五十六个民族同结一心,实现中国伟大复兴》《重托》《裕固汉子》《马背情侣》《裕固族阿妈》等藏书票。他期望在香港注册的藏书票世界联合会,秉持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与全球优秀的藏书票艺术家、收藏家和有识之士,启动合作发展,为共创美好家园尽力。

  创会会长钟付全先生致辞

藏书票世界联合会理事张峰女士在典礼上介绍了联合会未来一年的工作计划及感谢各界的鼎力支持。她表示在未来的一年内,将举办一系列的活动推广藏书票的文化交流、建立藏书票交易平台、成立藏书票国际鉴定组织;中长期目标希望筹建藏书票世界博物馆、为香港五十大企业设计藏书票等。她同时代表联合会宣布“庚子疫情下的世界和辛丑牛年纪念书票”大赛正式举办,征集以庚子疫情下的世界为主题的藏书票作品,表现人间万象,鼓励人们战胜疫魔的信心,创作出有个性、有创意、有突破的原创藏书票作品。2021年将是辛丑牛年,藏书票世界联合会计划设计出一个《百牛图》藏书票作品,以资纪念。

  藏书票展示

其后,钟付全会长向香港缅中友好协会、玲珑国际、香港中华文化发展联合会、香港藏书票协会、逸颐艺舍博物馆、启迪之星(香港)等友好合作单位颁发友好合作证书。

礼毕,主礼嘉宾与在场嘉宾一同祝酒合照并参观藏书票展览。典礼在藏书票艺术家和与会嘉宾们欣赏和交流藏书票的美好氛围中圆满结束。

  活动现场集锦

藏书票艺术起源于欧洲,目前已逐步扩展到亚洲、澳洲、北美洲等地区,藏书票世界联合会由钟付全先生等人在香港创办,以“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立会理念,旨在以“藏书票”为媒,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中欧友好合作协会是2020年在德国成立的公益性国际组织,由钟付全先生、王昆先生在德国创立,由王锦彪先生担任创会主席,海颐智库理事长李永辉先生担任协会首席顾问,协会以“和合共生,携手并蓄”为立会理念,致力于发展中国和欧洲间的人文交流与合作。海颐智库作为中欧友好合作协会和藏书票世界联合会的战略合作伙伴,以中国涉外权威机构的力量给两会增加了专业水平的协作。(镜报记者)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