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藤幼儿园设计"为何不适合中国?

来源:消费日报网综合    2020-03-19 17:39
2020-03-19 17:3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日本藤幼儿园的空间设计一直备受行业推崇,然而是否适合中国呢?从事幼儿园设计十余年的专业设计师陈海强表示,藤幼儿园之所以好,是因为它与周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契合,但是在中国需要结合实际综合评估。。

随着国内幼儿园设计行业蓬勃发展,设计公司也是越来越多,方案各有特色,其中不乏日本幼儿园设计的影子。陈海强设计师坦言,自己的设计也受到日本园所设计的影响。日本作为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房屋结构比较偏向于轻质的,多以木结构和钢结构为主。房屋高度也比较偏低,像之前我参观过的“藤幼儿园”高度也就在2.2米左右,但是正因为这种偏低的房屋结构条件和周边的建筑环境,才有了将屋顶也纳入儿童室外活动场地的条件,不用担心孩子摔落和高空抛物的问题,当然他们将屋顶的防护也做得很到位,不管是拦杆密度和高度,还是和周边环境的互动关系,做得都相当的人性化,比如孩子做在屋顶四周,腿从两根栏杆中间伸下来和老师互动,让人感受到人和建筑关系的紧密性。

陈海强儿童空间www.chq-design.com有大量幼儿园设计案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厅细节的完美处理。图中开阔的大厅、简洁的色彩给孩子愉悦的感受。陈海强不建议设计超过两层楼高的中庭,从空间的比例来讲,高度尽可能控制在8米以内,这样的高度应该是比较适合儿童的视角和心理承受能力的。

他举了一个例子,国内某知名幼儿园设计机构,设计了一所有四层高中庭的幼儿园,从设计者的角度来讲,可以通过中庭仰望蓝天白云,让建筑和自然环境发生关系,这样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作为使用的主体,对于孩子们来讲,这么高的中庭对于他们的精神和心理压迫无疑是巨大的,如果长时间的仰望天空,对于他们颈椎发育也是有害的。

还是拿"藤幼儿园"来举例,其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衔接关系。简单来讲,"藤幼儿园"幼儿园就是做了个屋顶,通过钢结构将他顶起来,建筑立面基本上没有实墙,都是以玻璃隔断进行分隔,私密性基本谈不上,但是对于和环境的关系,他是做到了极致,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国内的幼儿园一般都是由开发商承建,建成后移交给教委,所以我们幼儿园基本上都是三层楼高,建筑也多以钢混框架结构为主,这在日本也是无法想象的,因为日本资源匮乏,钢混框架结构成本较高,相对于幼儿园建筑来讲,普通的木和钢结构就能满足他们的使用。

而且国内北方天气寒冷,也不适合设计如此通透的幼儿园。在南方,可以通过结构墙体上的改造,达到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关系。当然,这样做是不可能做到像"藤幼儿园"那么极致,但是需要遵循实际情况,以及尊重我们的生活习惯来进行设计。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