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喜鹤:扶贫脚步“走”不停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2020-02-27 14: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一年之计在于春,“居住”在河北省隆化县荒地乡东村的千喜鹤集团隆化云泉牧业有限公司养牛基地里的2200头牛,正在舒适的环境中贴肥春膘。每日凌晨2点,当牛们还沉浸在贪婪“梦乡”,工人们已紧张地忙碌起来了——铡草、拌料、倒入饲料槽喂食……一直忙活到早上6点40分左右,牛起“床”吃过早餐,工人们这会儿才能长舒一口气。

“天再冷也要让牛吃上热乎的

“给牛准备餐食,也像烹饪一样,”基地赵师傅说,第一步是配料——把干草料铡好,把蛋白粉、豆粕、酒糟等各种营养配料备好,然后倒入搅拌罐和着少许热水搅拌均匀,就可以倒入食槽喂牛了。步骤看似简单,实则是个细致活——草料铡得太碎适口感不好会影响牛的食欲,太粗则会影响牛反刍。

“养牛,其实跟养小孩没什么两样!”公司总经理张博萌说,每天正餐几顿,睡几个小时,都是有数的,生活起居必须规律,主食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各种营养都要搭配均衡,还要定时测量体温,犊牛的正常体温在38.5℃-39.5℃,如果发现高于这个区间就要喂食抗生素、请兽医。还有,牛舍温度和湿度都要控制好,温度要控制在7℃-27℃之间,温度太低或太高都会影响牛的食欲,时间长了,牛会处于亚健康状态,影响育肥……“讲头”多着呢!

记者有一个问题:“可不可以头天晚上就把饲料铡好搅拌好,第二天一早拿现成的喂牛?”“不行。再冷的天也要让牛吃上口新鲜热乎的!”张博萌说,冬天搅拌好放在室外一夜就会结冰,夏天会导致饲料二次发酵,都会影响口感和牛的食欲。

精心专业的饲养,换来的是基地的规模和产业的成长。在这座占地8亩的养牛基地,已建成13间牛舍,每间牛舍长90米,宽4.5米,存栏170头,整个基地存栏总头数达1600多头。开春后出栏一批,同时按相同数量入栏一批,一年周转2200多头不成问题。今年基地规模还将成倍扩大,出栏头数计划增加到不低于6000头。

精准养牛精准扶贫

记者采访了解到,去年是云泉牧业公司养牛基地投入运营的第一年。在云泉牧业公司拉动下,养牛正在成为隆化县的扶贫支柱产业之一,并形成了较完整的市场链条——5月至9月从牛经纪人和交易市场两个渠道采购6个月大的犊牛,进栏时体重在500-800斤,经过10到11个月的育肥周期,平均每月增肥75-85斤,出栏体重达到1300斤左右。每月头均饲料成本500元,不多也不少。

作为一项扶贫产业,人均劳效的行业标准是每人饲养100头牛,照此标准,云泉牧业公司养牛基地在第一年就解决了22人就业,全年人均收入达到5万元。

张博萌算了一笔账:500斤犊牛的进栏价格为每斤25元,600斤犊牛每斤24元,700斤犊牛每斤23元……价格依次递减。而一头成年牛出栏价格为每斤15.5-16.5元。这么算下来,一头牛的毛利润可达9000-11000元呢。按照正常周转,预计3月份出栏150头,按每头体重1300斤、出栏价格每斤16元测算,可实现销售收入312万元,毛利润可达117万元呢。

而养牛基地形成的产业链,则更成为拉动当地精准扶贫的支柱。

云泉牧业公司养牛基地建成之前,这一带农村的秸秆基本焚烧销毁,不仅浪费,更造成了环境污染。养牛基地建成后,就地取材,每日派出的青储机奔走在田间地头,将农民废弃的秸秆成吨收购下来,加工成饲料,一方面牛不愁吃,另一方面,为当地农户增收,更保护了环境。按照基地目前规模,每天对秸秆的需求量在2吨左右,约合8亩地的产量。照此测算,一个月就能收购60多吨干秸秆,约合100亩的产量。

记者采访了解到,云泉牧业公司养牛基地采购秸秆和玉米,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干秸秆每亩增收70-80元,玉米每亩增收30元,合计每亩增收100元左右,荒地乡东村有2000多亩地,合计每月增收可达20多万元呢!以后随着基地规模的扩大还会不断增长。

说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给基地造成的困难,张博萌告诉记者,当地酒厂一度停工停产,基地买不到酒糟,牛的饲料里就缺少一种营养,大家都很着急,千方百计费了很多周折才从唐山玉田县一家供货商那里买到了一批干酒糟,又雇了一辆30吨的半挂跑了260公里,运送到基地。当牛犊们美美地吃着拌有酒糟的饲料并发出“哞哞”的嗝音时,大家都觉着听到了最美的“音乐”。

千喜鹤集团云泉牧业公司的产业扶贫实践,为河北省民营企业开展精准扶贫树立了标杆。河北省工商联副主席张京红告诉记者,河北省发动民营企业精准对接,坚持自愿参与、量力而行的原则,得到了广大民营企业家的积极响应、踊跃参与,涌现了一批典型扶贫模式和先进典型。千喜鹤集团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在隆化县建立育肥牛养殖及发酵饲料生产示范项目,覆盖多个深度贫困村,同时还与部分贫困村合作社建立了合作关系,帮助销售农产品。尽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广大民营企业正在“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中积极行动起来,为全面推进扶贫行动提质增效作出了贡献。(记者孙永剑)

(孙永剑)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