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釉色”宋廷御用汝官窑天青釉复烧成功新突破暨纪实片跨年发布会成功举办

来源:央广网河南分网    2020-01-03 13:12
2020-01-03 13: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19年12月31日下午,“神秘的釉色”宋廷御用汝官窑天青釉复烧成功新突破暨纪实片跨年发布会成功举办。此次发布的北宋汝窑天青釉成功复烧的新成果,标志着汝窑文化传承恢复工作的历史性进步,对于汝窑文化传承发展有着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汝州市汝瓷小镇管委会副主任、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赵俊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一沙汝官窑研究所所长、宋廷御瓷汝官窑研发工程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王振峰,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郑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孙军、大公网(河南)中心主任兼总编辑李景,国际在线河南频道副总监赵永杰,凤凰网河南频道副总经理李彬,中华网河南频道总监吴猛,网易河南政务总监段钰,艺贸国际仓董事长陈国峰,炎黄清明上河村总经理梁峰出席发布会。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全面掌握制瓷技艺的国家,中国生产的瓷器曾经风靡全世界,影响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方式。一部汝窑史,半部陶瓷史。汝窑从创烧开始,天青釉在中国陶瓷史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被誉为代表着中国陶瓷的最高审美价值。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北宋汝窑更把天青釉推上了历史的高峰。随着宋金战乱,那抹天青也成为了釉上绝色,随着北宋的消亡而消失,北宋之后的历代王朝也在积极仿烧汝窑但均未成功。

汝州市汝瓷小镇管委会副主任、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赵俊璞表示,汝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地位显赫,是中国青瓷最杰出的代表,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汝窑的需求也不断提升。传承非遗技术,再造当世经典,王振峰老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经典的天青釉汝瓷的新突破,是阶段性的重要成就,下一步,希望王老师能以此完美釉色为基础,创造出更多形神兼备的汝瓷珍品。同时希望更多的汝瓷爱好者能够关心、关注汝瓷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

匠人无名,颜色永存。北宋末年汝窑烧制技艺失传,至今已有880余年,历代仿烧不断,但均不理想。国营厂时期,前辈们的仿烧获得突破,取得重要科技进步。2019年6月1日,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汝窑的神秘釉色在宋廷御瓷王振峰老师的手中幻化出靓丽的色彩,诞生出更加完美的天青色。宋廷御瓷汝官窑研发工程师王振峰是王一沙汝官窑研究所所长,汝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青年汝窑复烧杰出代表。

宋廷御瓷 汝官窑研发工程师王振峰说:“为了天青釉复烧成功,在朱文立、孟玉松等前辈和我父亲王一沙的影响和指导下,找原料、考察窑址、先后试制配方数千次,一次一次的失败,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坚持总会成功,经过20多年,我也完成了父亲的遗志,天青釉复烧终于成功,这也能激励汝窑行业人才的不断发展,不断将汝瓷更好的一面呈现出来。”

青如天、碧如玉、叩声如磬、有如堆脂,这是北宋汝窑天青釉的特点。宋廷御瓷·汝官窑在王一沙汝官窑研究所三代匠人潜心几十年的研究下,以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为蓝本,张公巷和清凉寺窑址碎片为样本,先后试制配方数千次,最终完全掌握汝官瓷釉料配置和烧制工艺。当下宋京御窑厂所复烧的汝官瓷作品在釉色的机理和呈色上,基本可以再现北宋汝官瓷的神韵。

会上,宋廷御瓷分别与大公网(河南)中心、国际在线河南频道、中华网河南频道、网易河南、凤凰网河南频道、炎黄清明上河村、九十三度老白茶进行了深度战略合作伙伴签约,共同助推汝窑文化的发展。

与此同时,一部介绍汝窑复烧的纪录短片也将于元旦期间上线发布,宋廷御瓷·汝官窑对北宋汝窑天青釉的复烧过程也将一定程度的向大众公开,这部纪录片不单是记录,更是一种传承。

会后,现场嘉宾参观汝官窑复烧品。

(产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