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市场酒店预订在线化率增长空间大 新消费群体成市场角逐焦点

来源:消费日报网综合    2019-12-20 14:44
2019-12-20 14:4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每年第三季度都是大众旅游的旺季,暑期亲子游、新生开学、中秋十一长假出游……酒店预订服务的发展备受消费者关注。而随着中国酒店预订行业在线化进程提速,用户享受到的服务也更加完善。以年轻人和下沉城市用户为代表的新消费群体崛起,更是为行业发展带来更大影响。

本次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年Q3中国在线酒店预订行业监测报告》主要针对中国在线酒店预订行业发展现状、市场竞争格局、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并对在线酒店预订行业的发展进行趋势预测分析。

中国在线酒店预订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旅游业规模逐年扩大,加上以美团、携程为代表的在线酒店预订平台持续稳健增长,中国在线酒店预订行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现阶段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线酒店预订用户渗透率仍然较低,市场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的研究,2018年中国在线酒店预订用户渗透率达到29.4%,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如果按城市分级来看,中国一线城市的用户在线渗透率已达39.5%,英(45.9%)美(37.9%)等发达国家已成基本处在同一区间。二线城市的在线渗透率为29.5%。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在线渗透率仅为19.6%,下沉城市仍有巨大的线上化增长潜力。

各大在线酒店预订平台也开始寻求差异化发展,挖掘更多消费市场,以推动行业快速增长。如处于行业第一梯队的美团酒店从供给侧发力,通过美团大学美酒学院的职业人才培训、酒店管理系统PMS与酒店收益管理系统RMS的双轮驱动,提升酒店商家的数字化水平,同时覆盖更多下沉城市和年轻用户,满足需求侧发展;而携程则加速国际化布局的发展。

第三季度头部格局明确,“手机订酒店,5成上美团App”

进入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在线酒店预订行业头部市场格局愈发明朗。艾媒咨询报告数据显示,中国通过在线酒店预订平台预订国内酒店的订单量占比分布中,美团酒店占比已达到50.9%。国内在线酒店预订头部格局明确,“手机订酒店,5成上美团App”已成事实。

美团酒店在市场中的占比持续提升,主要得益于其对用户市场的重视,特别是对以年轻用户、下沉市场用户为代表的新消费群体的重视。目前美团酒店主力发展用户为30岁以下用户,该部分用户追求享乐型和个性化消费。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90及95后用户对景观房、新型酒店和网红酒店消费偏好更为强烈,相较总体用户分别高出3.1%、2.2%及2.0%。同时,年轻用户消费能力更强,90及95后用户对国内酒店预订最高可接受的日均价格达到385.6元,高于总体水平32.5元。

年轻用户群体强大的消费潜力为美团酒店提供更多发展助力,2019年第三季度美团国内酒店消费间夜量达1.098亿,10月1日单日间夜量更是超过300万。

新旅游群体引行业重视,在线酒店预订平台加强迎合用户消费升级需求

新旅游方式的流行,使旅游目的地和主力客群也发生着变化。90后、95后开始成为消费主力。主要出行目的地为三线及以下非旅游城市的用户达到19.5%,已超过目的地为一线城市的用户占比,下沉城市逐渐成为用户旅游并预订酒店的重要目的地。

除此之外,区别于其他年龄层人群,年轻人群体网络普及率高,容易接受新事物,且随着群体成长,展现出越来越强的消费能力。新旅游群体的崛起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如年轻用户出行行为更加多元,周末短途旅行和城市周边游预订频率上升。

另一方面,消费升级也为行业发展带来更多变化。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受访中国在线酒店预订用户国内预订最高可接受日均间夜价格同比增长20.2%,用户出行对于住宿质量需求持续提升;偏好预订新型酒店和网红酒店的受访用户占比也分别达到12.4%和9.3%,用户酒店个性化住宿需求提升。

对此,中国在线酒店预订平台开始在高端和个性化酒店市场上加强布局,用户出行住宿开始享受更多类型和更多地区的酒店服务,行业整体满意度达到92.0%。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