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亮”起来!假日中国“越夜越美丽”

撸串啤酒、夜场电影、潇洒夜游……国庆假日期间记者走访发现,各地“夜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夜间消费成为国庆假期消费新亮点,假日里的中国正“越夜越美丽”。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表示,假日期间火热的夜间消费反映出我国居民消费正在向品质化和多样化发展。

消费“亮”起来!假日中国“越夜越美丽”

来源:新华网    2019-10-05 15:15
来源: 新华网
2019-10-05 15: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撸串啤酒、夜场电影、潇洒夜游……国庆假日期间记者走访发现,各地“夜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夜间消费成为国庆假期消费新亮点,假日里的中国正“越夜越美丽”。

晚上10点多,北京西单商业街的首都电影院里,前来观影的人络绎不绝。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黄婷婷和同学刚刚吃完宵夜,便“转战”到西单看夜场电影。“买了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的电影票,之前在朋友圈就有很多人推荐这部影片,我们也希望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感受所有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她说。

沸水里煮着一锅肥美的生蚝,烤鱿鱼在铁板上吱吱作响……已是夜里1点,位于杭州市玉古路的黄龙海鲜大排档依然人满为患,人们在深夜吹着电风扇,喝着扎啤,享受着来自海洋的鲜香滋味。老板潘建钢告诉记者,国庆期间大排档每晚接待顾客近2000人,营业额近20万元。

“夜幕降临,西安秒变长安!”夜色下的“大唐不夜城”开始展现自己最美的一面,放眼望去,整个广场流光溢彩,灯火辉煌,不少游客身穿汉服,纷纷拍照打卡留念。近几年来,夜游已经成为文化旅游的新潮流。

除了城市,越来越多别具特色的“乡村夜经济”,也在国庆假日期间迎来消费热潮。在南宁市周边的国家级贫困县马山、上林、隆安等地,抓田鸡、摸鸭蛋、挖蚯蚓等充满乡情乡趣的项目,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

“假日期间,我们尝试着将挖蚯蚓和乡村垂钓等体验项目结合在一起,做成乡村‘夜经济’,这样的农家乐火起来,不仅能带动大伙脱贫,还能成为农村集体经济的新产业。”南方电网南宁供电局驻覃浪村扶贫“第一书记”丁特强告诉记者,目前覃浪村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6%以上,其中不少是刚刚发展起来的“乡村夜经济”,预计今年年底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12万元。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表示,假日期间火热的夜间消费反映出我国居民消费正在向品质化和多样化发展。“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美好夜生活的需求更加强烈,假日‘夜经济’的火热是消费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对城市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政府部门要保障城市有序运行,确保百姓假日夜生活既丰富又安全。”(新华社记者王雨萧、何丰伦)

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

(王雨萧、何丰伦)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