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15”的主题是“信用让消费更放心”。每年“3·15”期间,各地消费者协会都会发布消费投诉状况统计,以及与消费相关的各类预警信息。综合今年以来中消协以及广东消委会等各级机构所发布的报告看,消费当中存在的热点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有的是最近几年来“老生常谈”的话题,有些则是新兴消费热点中暴露出来的新问题。
但无论是哪一种消费热点问题,始终离不开“信用”二字。尤其是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厂家、商家,更需要遵纪守法,信守承诺,诚信经营,既是保障消费者权益,更是让合法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没有信用,很难让消费更放心。
“3·15”之际,了解一下当前消费热点中常见的“陷阱”,有助于我们擦亮慧眼,更好地把握当前的消费格局和特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投诉篇
哪些消费最容易出问题?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2019年初发布的《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报告,有下面一些热点问题值得消费者关注。
1、投诉问题:售后服务仍占主流
根据中消协的分析报告,在2018年消协所接到的各类投诉问题中,按照投诉性质分类:售后服务问题占29.24%,质量问题占25.69%,合同问题占20.53%,虚假宣传问题占7.73%,价格问题占4.01%,安全问题占3.25%,假冒问题占3.17%,人格尊严问题占1.06%,计量问题占0.71%,其他问题占4.62%。
可见,售后服务、产品质量和合同问题仍是引发投诉的主要原因,占投诉总量的七成以上。
热点分析
如果与前一年相比,合同类投诉比重下降10%左右,这与近年来国家加强不平等格式条款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大有关。质量类投诉比重加大,体现出消费升级后,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关注度提高,对商品和服务质量提升期待值增强。虚假宣传、假冒问题占比接近11%,相比上年占比均有所增长,凸显欺诈问题、诚信问题较突出,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此外,计量问题投诉比重下降0.14%;但是,其他性质类投诉比重均有所上升,上升幅度不大。
2、投诉热点:家用电子电器产品投诉最多
如果把投诉区分为商品类投诉和服务类投诉,商品类投诉占总投诉量的47.90%,同比上升了5.87个百分点;服务类投诉占总投诉量48.31%,比重下降了4.36%。
在商品类投诉中,家用电子电器类、日用商品类、交通工具类、服装鞋帽和食品类投诉量居前五位。具体到商品类别,汽车及零部件、通讯类产品、服装、食品、鞋占据了投诉量的前五名,与2017年相比,视听产品进入商品类投诉前十。
而在服务类投诉中,生活社会服务类、销售服务、互联网服务、电信服务和文化、娱乐、体育服务居于服务类投诉量前五位。与2017年相比,互联网服务投诉量下降明显,生活社会服务类投诉重新回到第一位。具体细分,远程购物、网络接入服务、经营性互联网服务、移动电话服务和美容美发服务等占据前五。
热点分析
商品类投诉,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居高不下,汽车类投诉增多,体现出现代消费越来越离不开这两类产品。而服务类投诉,包括电商在内的远程购物投诉量居首位,显示出以电商购物为代表的远程购物问题仍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健身服务投诉进入前十位置,一方面体现了全民健身的热情持续高涨,另一方面,健身服务也是预付卡消费投诉的重灾区。
警示篇
哪些消费最容易“中招”?
综合各类投诉热点所覆盖的领域,以及最近一年多来关于消费投诉的舆情分析,不难看出,在很多热点消费领域的确存在着不少令人担心的问题。有的领域甚至多年来一直是消费投诉的“重灾区”。
老生常谈的话题
1、共享出行押金难退
随着去年共享单车的逐渐“崩盘”,押金难退的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除此之外,共享汽车的押金问题也不少。去年12月,中消协公布的《2018电商行业消费数据报告》显示,共享经济的投诉量在2018年出现上升趋势,最主要集中在共享出行当中,共享单车投诉量最多,达到67.5%,而“退押金难”的在共享单车投诉中占比高达71.8%。去年下半年ofo共享单车曾经采取了集中退押金的方式,但出现了排名到几万名、等待时间过长等问题。
2、通信类服务投诉仍是热点
通信类服务投诉多年来一直也是热点之一,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通信服务投诉同比增加2.64%,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资费问题、网络问题、个人信息泄露导致骚扰电话太多,以及合约机服务管理不规范等等。运营商最近两三年一直主推“不限量套餐”,但因为“不限量”的含义比较模糊,“不限量”并非真正意义上完全不限量,而都是有条件的不限量。去年工信部曾经对运营商的“不限量套餐”提出要求,避免虚假宣传。
此外,有的运营商针对老用户推出新的合约套餐等方案,但通过电话营销等方式并未完全告知相关条款,诱导消费者使用,以至于用户在参与合约之后发现有不正常扣费的问题。这是目前通信类服务投诉的新情况。
3、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量居高不下
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处于商品类投诉的第一位,存在问题最多的还是厨电类、小家电产品,因为品牌众多、产品线长,加之部分新兴的热门产品国标缺失,导致产品可能存在质量或性能问题。此外,家电品牌提供的售后维修等服务不到位,也是容易产生纠纷甚至投诉的重要因素。
以家电品牌戴森为例,消费者杨女士向羊城晚报记者反映,自己购买的戴森手持吸尘器使用之后出现发臭现象,她认为是产品质量问题,但戴森方面认为是“消费者操作不当”。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即俗称的“三包”规定)第十六条,“在三包有效期内,提倡销售者、修理者、生产者上门提供三包服务”。而羊城晚报记者调查发现,戴森在全国只有一个位于上海的维修机构,并且并未对外开放。如果消费者发现产品有问题,只能寄回上海,究竟是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还是消费者操作不当导致的问题,消费者和厂家无法当场检验对证。
家电维修专家、广州市电器维修行业协会前会长姚文桢表示,以往在广州出现类似纠纷,维修协会召集消费者、厂家以及媒体等第三方机构同时见证,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究竟是产品质量问题还是消费者问题。大成(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陈琛也建议,“找消委会出面,或者找第三方鉴定机构鉴定”。
4、网购平台售假问题突出
以电商为代表的网购平台售价问题,历来是消费维权的热点。2018年某拼团电商平台火爆一时,但其中“傍名牌”的各种高仿产品,着实让人一惊。
去年12月,北京的线女士在网易考拉购买的“加拿大鹅”羽绒服被怀疑为假货。线女士联系加拿大鹅官方得到的鉴定结果是“非正品”,但是网易考拉方面坚持认为是正品,并且出了3倍价钱回购。至今,该商品是不是正品,还有点“谜”一样的意味。对于跨境电商来说,很难保证仓储、代理商、物流等多个环节不出纰漏,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出现售假或者掉包等问题。
5、海淘商品鉴定难
随着“海外购”越来越火爆,问题也越来越多。根据公开的报道,在海外市场已经有专门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售假”产业链,在海外通过黑工厂、小作坊生产假冒伪劣商品,贴标再走国际物流渠道,假装是原装正品,最终销售给喜欢海淘的中国消费者。
专业人士表示,海淘商品的购物链条更长,监管更难,更容易产生问题。
新兴消费热点问题
1、大数据“杀熟”很普遍
“大数据杀熟”是个新热点,如果经常在某电商网站购物,就可能被电商报出更高的价格,而实际价格可能并不是那么高。《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8名受访者进行的相关调查显示,51.3%的受访者表示遇到过互联网企业利用大数据杀熟的情况,63.4%的受访者认为互联网企业利用大数据杀熟的情况普遍。
例如,此前某知名互联网平台提供的打车、在线票务、酒店预订等服务,曾出现大数据杀熟的现象。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应多进行不同平台的比较后再进行选择。
2、朋友圈微商问题多
微信朋友圈兴起了微商。但是微商问题更多,维权可能更难。3月初,北京朝阳法院通报了三起“朋友圈购物”导致的法律纠纷,提醒消费者注意:一是微商购物要确认卖家的真实身份,要确定卖家微信是经过实名认证的,所谓的“冤有头,债有主”;二是购物聊天记录要保存,作为交易证据;三是微信朋友圈购物缺乏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因而,微商购物要约定好退换货、假货赔偿、与其发货违约金等等条款,以便出现问题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权益。
而微商并非什么都能卖的。微信安全中心日前发布公告称,微信个人账号不得发布、展示、传播各类“违法违禁品”售卖信息,其中就包括药品、医疗器械、非法保健品以及催情迷药等。
3、保健品乱象丛生
2019年的消费关注热点之一就是各种保健品,国家多部委正在采取专项行动整治保健品行业乱象。保健品非常容易涉及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等问题。很多售价上万的保健品可能成本只有几十元钱,所宣传的各种保健功效甚至就是根本无效,很多保健品只不过为了满足中老年消费者的心理安慰。保健品营销员并非什么健康专家,可能就是随意请来的无业人员大肆吹嘘。因而,消费者在遇到各类保健品宣传时,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4、移动支付安全问题
由于电商的崛起,移动支付问题日益凸显。2018年9月,部分苹果手机用户遇到了Apple ID被盗号、资金遭盗用等情况,原来是很多人忽略了密码的作用,设置了免密支付,并且没有设定免密支付的频次和额度。苹果公司表示,“对受害者表示同情,但是无法退款”,无法确认用户是被盗刷还是个人所为。中消协表示,苹果公司应正视安全责任和存在的安全问题,对于提出损失要求赔偿的消费者,经营者及第三方支付平台没有足够主证据反驳,均应一视同仁进行足额赔偿。
但显然,移动支付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并且,随着网络使用度增加,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11月28日,中消协发布《100款App个人信息收集与隐私政策测评报告》。报告显示,在测评的10类100款App中,91款App存在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问题,近半数App的隐私条款内容不达标。《个人信息保护法》与《数据安全法》已经被列入了未来立法规划。
5、慎防预付式消费与“套路贷”
传统的预付式消费,也就是俗称的预付卡消费,从美容美发、健身、餐饮、教育培训等服务类开始延伸,并且逐步捆绑了金融消费信贷,以“无息贷款”作为诱惑。一旦消费者选择了“预付费+贷款”的消费方式之后,有的商家往往不履行承诺、服务缩水甚至关门跑路,而金融消费信贷往往附带各种高额违约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