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一般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学术界至今仍未给我们作出统一明确的概念界定。明德书院认为,在全民学国学的热潮下,由于这一原因,企业家们对国学学习就很容易就走入国学学习的误区,将国学文化里面的道和术的分裂开来,片面追求国学之术而忽略了国学之道的培养,最后失去了学习国学的初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明德书院赋予了国学商道这一传统概念新内涵,从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壮大出发,以先秦诸子、儒释道等哲学主流思想为商业指导思想,结合当代企业的发展特色和需求,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兴衰变化和政商人物的创业传奇的深入剖析,明道优术,与企业家分享国学经典的研习成果,提高企业家的内在涵养、人生价值和道德水平,进而提升整个商业良性竞争和发展的环境。
国学之所以大受追捧,其本质并不在于会背几句唐诗宋词,又或者能聊一下《道德经》、《大学》、《中庸》等经学典籍,而在于以这些传统文化经典著述为载体的国学的经世致用性。明德书院院长李厚德先生指出,纵观千百年的商业历程和管理案例,其核心本质是“以人为本”,人是领导一切的中心。
自国学论著产生后,历代统治者都以规章制度为载体在全民中推行国学思想,而这些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都离不开人的推动,故制度的制定需要符合“人性”。但无论制定有多周全,在实际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会给人一种不适合“我”的制度,虽然中国人一直提倡无为而治,但受企业规模、员工素质等影响而很难实现。
对企业家而言,业绩增长和用户满意度是现代化且与管理的两项重要指标。学习国学并不能提供直接帮助,但却可以实现人性从内而外的提升,增加机会的获取率和目标的达成率,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也能起到决定作用。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企业家只有了解人性中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以人为本”,才能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及职工的行为和动机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管理,才能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更高的更能发挥全员潜能的管理目标。致力于为广大企业家服务的明德书院,提出“明道优术,德行天下”的院训,便立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