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没有创新,企业就死了

在商业上有些事情必须用颠覆的思维来考虑但有的事情依然需要用发展的思维来考虑在教育领域我认为是颠覆和发展的结合每一次创新,每一次变革都为企业带来新的生命 

俞敏洪:没有创新,企业就死了

来源:中国企业家    2019-01-07 09:36
来源: 中国企业家
2019-01-07 09:3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俞敏洪商业独白】

在商业上

有些事情

必须用颠覆的思维来考虑

但有的事情

依然需要用发展的思维来考虑

在教育领域

我认为是颠覆和发展的结合

每一次创新,每一次变革

都为企业带来新的生命

  文_本刊记者 郭朝飞

  2015(第十四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暨《中国企业家》30周年庆典将于12月5-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截至11月23日,已有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王健林、吴敬琏、林左鸣、侯为贵、梁锦松、李开复、沈南鹏、贾跃亭、刘强东、巴曙松、沈国军等近百位嘉宾确认出席。

  在经济下行、前路迷茫的关口,《中国企业家》杂志30周年特别策划了30位企业领袖“商业独白”,帮你找到未来经济之光。今天推出的是新东方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俞敏洪的“商业独白”。

  俞敏洪商业独白视频

  视频时长3分钟,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我是一片通体透明的树叶

  从生到死,一直在天地间

  唱着自己不悲不喜的歌谣

  10月19日,看到飘零的红叶,俞敏洪写下了一首诗,这是诗的最后几句。俞敏洪说是“瞎写”,但人到中年,写走过三个季节的红叶,亦是对事业和人生的感悟。

  1993年,俞敏洪创办新东方,彼时那是一个针对出国留学人员的家族式小培训机构,籍籍无名。22年间,新东方从小到大,早已坐上国内教育培训行业的头把交椅。新东方的历程和俞敏洪诗中红叶的经历颇为相似,“现在通体的红艳,是经历很多霜的打击和寒冷的夜。”

  至今,霜和寒冷的夜仍未远去。

  2012年,新东方遭受美国证券监管部门(SEC)调查;2013年,新东方出现了2007年以来的首次季度亏损;近两年,在线教育行业成为新风口,资本大量涌入,新兴的创业公司不断向新东方叫板,放言颠覆。

  俞敏洪向《中国企业家》坦陈,“新东方在过去的几年间,曾经有过为了收入和学生的增长而奋斗的时候。最后,终于发现这是一个错误的重点。”

  “当初做新东方就是因为没钱,今天我还在做新东方,原因不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原因是扔不掉了。自己亲自打造的事业,走到今天,成了精神、灵魂甚至是肉体的一部分,很像是我们自己生出来的孩子,不管他有多少毛病,也都必须好好地爱他。”

  于是,“转型”和“自我颠覆”成为俞敏洪和新东方的关键词。

  从2013年年末开始,新东方在线主要课程开始陆续主推智能学习平台。线下业务也向互联网+转型。近两年,新东方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投入接近5亿元。去年11月,俞敏洪与华泰联合证券公司前董事长盛希泰共同成立了洪泰基金,专注天使投资。在“洪泰帮”投资的创业者口中,“俞老师”也成了“洪哥”。

  这些努力和调整最终反映到了新东方的业绩上。10月21日,新东方发布了截至2015年8月31日的2016财年第一财季财报,总营收为4.585亿美元,同比增长16.4%;净利润为1.285亿美元,同比增加14.4%。

  目前,K12业务仍占新东方总体营收的45%。依据规划,新东方一方面会继续坚定地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O2O生态系统,未来3-5年都会坚持这个大的策略;另一方面也会探索纯粹的线上教学,主要针对18岁以上的成人教育。此外,新东方还会计划收购那些可以加入进新东方生态系统的公司或者学校,做更多的少数持股投资。

  对于颠覆和转型,俞敏洪坚持自己的看法。“在商业中间,有些事情是必须用颠覆的思维来考虑的,但有的事情依然需要用发展的思维来考虑。在教育领域,我认为是颠覆和发展的结合。比如说,一些教学手段是需要被颠覆的,但是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循序渐进地、更好地培养学生。”

  在俞敏洪看来,二十多年来,新东方是在变化中不断成长,每一次创新,每一次变革,都为新东方带来新的生命,这种创新和变革还会持续下去。

  结语:回首中国商业走过的这三十年,是从零开始的三十年,是光荣与梦想的三十年,时代的浪潮中,中国企业家群体应该是最值得尊敬的一个阶层,当外界看到财富和名望上的成就时,时间的淬炼和沉淀才是他们视之为最宝贵的财富。作为时代的见证者,《中国企业家》创刊三十年,我们用最真的诚意邀请你关注这群创世纪的开拓者,聆听他们的心灵独白。

  想跟企业领袖们零距离接触,请关注2015(第十四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点击阅读原文链接即可报名参会。

 

(郭朝飞)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