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无锡市尚贤融创小学携手江南大学、家长志愿者,共同开展“爱粮研粮·节粮惜粮”主题周活动。学校创新课堂形式,将教学场景延伸至实验室、农场与美术课堂,让学生在知行合一中深刻领悟“粒粒皆辛苦”的内涵,培育“粮”心少年。
博士课堂进校园,解锁“舌尖上的科学”
江南大学“科·学·家”食育科普课程负责人张爽博士走进校园,用通俗的“舌尖语言”为学生解读专业膳食知识,围绕《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中“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的核心内容展开教学。在四(1)班的实验课上,学生分组参与“揭秘饮料真实甜度”实验:通过电子秤称重、比色卡比对,再结合味觉体验,最终得出某款常见饮料含糖量达11%的结论。这一数据让孩子们直呼“舌头竟然骗了我们”“饮料原来是‘糖衣炮弹’”,在趣味实验中建立起科学的饮食认知。
农场到教室,见证玉米“爆”变的劳动课
“尚味”食育教室内,一声“嘭”的脆响伴随着爆米花的清香弥漫开来。六(2)班学生将从学校“爱‘尚’农场”新鲜采摘的玉米搬进课堂,亲手完成“从一粒种子到一朵爆米花”的全流程实践。从采摘、处理到制作爆米花,学生们用亲身劳动与直观体验,写下“节约粮食、科创兴粮”的生动注脚,深刻感受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来之不易。
纸盘作画,绘出“粮”心向未来
美术教室里,学生们以剩余纸盘为画布,发挥创意绘制“粮”心主题作品。“我把玉米画成金色小船,载着节约粮食的种子驶向2030”,一名学生分享道。孩子们用画笔勾勒丰收景象、传递节粮理念,立志成为会育粮、懂研粮、能惜粮的“粮”心少年,让节粮意识在艺术创作中扎根。
校长蔡薇表示:“一碗米饭背后站着科研、农民、土地和未来的主人。”学校将以此次世界粮食日主题活动为起点,把“粮”心教育融入课程体系、日常饮食与实践行动,推动节约粮食、崇尚科学的风尚在校园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