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售卖商户竟成未成年人保护漏洞?三方联动防患于未“燃”

来源:中国网    2025-08-26 16:58
来源: 中国网
2025-08-26 16:5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场所租赁+技术服务”的无人值守模式正成为零售新业态。近日,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烟草零售商铺与外地技术企业合作的此类模式中,存在向未成年人售烟的风险,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九条规定的强制核验义务,侵害了不特定未成年人的健康权。如何平衡新业态经济活力与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成为亟待破解的监管难题。基于此,城关区检察院联合城关区烟草局、城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了专题联席会共同研究会商,形成了监管协作机制,规范无人值守销售模式,推进社会治理。

零售户无人值守模式是指零售经营者通过与技术公司合作、部署智能终端设备及远程管理平台在现场无人值守情况下实现商品销售、订单处理、支付结算、库存监控等全流程自主化运营的零售形态,以达到技术替代人力,降低运营成本并扩展时空的目的。经城关区烟草局调查,目前城关辖区内24小时或者部分时段期间无人值守从事烟草制品零售业务的商铺共11户,但该模式中,缺失了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的监管环节。经实地查验,配合查验的一名未成年人进入无人超市,自行操作选取卷烟并完成支付,全程无人干预,系统未能识别其年龄。这一场景直观揭示了“无人值守”模式下存在的监管风险。经审查零售商户与技术企业签订的《服务合作协议》后发现,协议内容存在明显缺失。一是普遍缺少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的法定责任条款,未强制要求技术公司在系统中嵌入有效的年龄验证机制;二是未清晰界定售烟事件发生时零售户与技术公司的责任划分。

针对这一问题,城关区检察院与区烟草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磋商。与会单位结合自身职能,就无人值守新业态模式中,如何引导商户增强法律意识、完善合同权责,倒逼技术公司优化程序升级,以填补人工监管缺失后的漏洞进行了深入研讨,形成了一致意见,构建了零售户无人值守模式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追责的全链条协作监管体系:一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烟草局对11家涉事商户就其存在向未成年人售烟的违法情形开展了约谈;二是建立了无人值守模式零售户的技术审核备案与技术应用持续评估机制,要求非成熟技术不可独立使用;三是要执法部门开展动态巡查工作。对辖区内零售户的经营模式开展全面摸排,进行普法宣传、风险告知,规范经营行为,对违反规定且拒不整改的相关商户依法处置。

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烟草危害是国家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自2022年以来,城关区检察院持续发力,先后联合烟草、市场监督管理、教育、公安等多部门,发布了城关区“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公告,建立了“四方联动”、“前哨阵地”、“无人售卖监管”等未成年人禁烟机制,从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监督执法、普法宣传、成果展示等方面深化协作治理,不断筑牢未成年人禁烟保护屏障,取得了一定成效。城关区检察院将继续立足检察监督职能,持续跟进,强化源头治理,将未成年人保护落到实处,让新业态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共同守护祖国的未来!(文、图/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检察院)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