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互联网大会聚焦:顶级域名成企业全球化核心资产

来源:中国网    2025-08-14 13:57
来源: 中国网
2025-08-14 13: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互联网大会近日在北京圆满落幕。本届大会以“数驱新质・智创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政产学研力量,围绕人工智能、5G-A/6G、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展开深度探讨,共话AI时代的产业升级与数字生态重构。大会设置“主要活动”与“配套活动”两大模块,涵盖40余场论坛、展览、研讨等活动,全面展现中国互联网技术创新成果与产业实践,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智能产业发展及数字中国建设探索路径。

会上,谷歌与凯度 BrandZ 联合发布的《2025 年中国全球化品牌 50 强》榜单引发关注。该榜单覆盖全球11个地区、15个行业的400余个品牌,结果显示,字节跳动以2658分的品牌力位居榜首,小米(1154 分)、希音(1148 分)紧随其后,联想、华为、海尔等企业跻身前十,彰显中国品牌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强劲竞争力。不过,谷歌新客团队副总裁朱运林指出,“信息获取不足与信任度欠缺”仍是部分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品牌持观望态度的核心原因,“需拓宽海外消费者信息触达渠道,推动中国品牌从‘被看见’向‘被信任’跨越”。如何强化全球认知、抵御出海风险?这一问题的答案,指向了品牌域名这一易被忽视的数字资产。

不久前发布的《中国企业出海品牌域名发展报告》( GYBrand 等单位编制)揭示,中国企业在品牌域名布局上存在显著短板。报告显示,尽管电子消费、互联网等领域头部企业凭借超前的域名认知提升了出海成功率,标志着中国出海从“产品输出”迈向“品牌价值输出”,但整体情况不容乐观:受2012年全球首次顶级域名开放时认知不足影响,2024年度中国出海TOP100企业中,90%未拥有专属顶级域名;“中国企业品牌域名价值指数50强” 中,仅 7 家持有品牌顶级域名(均集中于前十),其平均指数达81.9分,而其余企业平均仅34.1分,差距悬殊。

域名布局滞后正给企业带来多重现实挑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数据显示,2024 年其处理的知识产权与技术争议达858起(同比增长25%),涉及域名争议的案件超6000起,域名抢注、维权成本攀升成普遍现象。跨国注册的政策壁垒进一步制约效率:欧盟.eu域名需经本地注册商审核,周期冗长;澳大利亚.au要求企业在当地设实体并提供证明;巴西.br 仅限本地主体注册。更关键的是,域名与品牌的匹配度直接影响用户信任——WorldSync与普华永道调研显示,63%的全球消费者倾向通过品牌官网购买,认为其更具保障,“品牌一致性”域名已成为国际竞争力核心。AI时代的风险更趋复杂:AI可批量生成高混淆度域名,快速仿造钓鱼网站,加之企业全球域名管理分散,海外司法机构通过域名管理机构停服域名的情况频发,国内云服务、电商、金融等领域企业面临的安全压力持续加大。

品牌顶级域名对出海企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企业可自主管理二级域名,掌握争议处理话语权,如中信集团通过“.citic”构建全链路管理体系;域名与品牌深度绑定,能提升国际辨识度,如奥迪“a8.audi”、法国巴黎银行“mabanque.bnpparibas”;顶级域名遵循“先到先得”原则,提前布局可规避混淆风险与高额维权成本;作为互联网稀缺资源,顶级域名可支撑全球业务生态构建,谷歌、亚马逊已通过批量申请奠定扩张基础。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薛虹教授表示,顶级域名是数字品牌管理的终极形式,有助于企业构建统一数字资产包,在应对抢注、抄袭等争议时形成系统防护,对品牌长期价值保护至关重要。

随着ICANN宣布2026年4月开启新一轮顶级域名申请窗口,中国出海企业迎来战略布局关键期。将顶级域名纳入品牌全球化顶层设计,既是建立全球用户认知入口的必要举措,更是夯实品牌国际根基、实现从“被看见”到“被信任”跨越的核心一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