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以劳育人”创新实践38载,衢州这所学校吸引多国专家学者前来学习交流

来源:中国网    2025-07-11 17:33
来源: 中国网
2025-07-11 17:3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年5月13日,衢州市柯城区大成小学申报的“‘以劳育人’创新实践”项目获评2025年衢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这是该校38年如一载潜心劳动教育结出的又一硕果。

据该校校长江狄龙介绍,“生活即教育”是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育思想,学校在全人格培养视域下坚持弘扬这一思想,从校园活动、课程研发与实践、高质量实践育人和持续创新推广上不断提升“以劳育人”的成效。

从1987年建校伊始便为学生开设每周一节的“手工制作”劳动课,到1997年建起浙西首家校园烹饪室,开展“课堂+活动”育人,再到2005年在全国率先汇编《家政教育》课程,2010年起打造五育融合的“全学科”劳动育人体系。特别是2019年以来,与22个省内外学校共同参与劳动教育校本实践,其中连续5年与新疆乌什小学、北川擂鼓小学等少数民族学校友好结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教育共富。

在“以劳育人”价值引领下,学校以“生活”为基点,以“实操”为线索,开办“知动-善动-思动-创动-联动-乐动”六动课堂,创建囊括日常生产、生活和服务性劳动的“庖丁园、锄禾园、鲁班园”等10个劳动工坊,链接社区、单位、厂区在校外建“敬孝、学农、学商、学工”等实践基地,开设线上数字课程《生活小达人》《劳动》等,为学生架起劳动知识与实践行为相融通的桥梁。

该校党总支部书记许建芳表示,“以劳育人”创新实践帮助学生确立起“成习•成智•成长”的发展观,滋养出“言行大善、头脑大智、身心大健、品位大雅、笃行大远”的新时代少年。学生不仅习得生存技能、养成劳动习惯,产生行动智慧,更学会做事、懂得做人。

积小成大,让大成小学“以劳育人”创新实践始终走在了劳动教育改革最前沿。学校先后获得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成果和浙江省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浙江省“劳动让生活更美好•劳动教育升级方案”培育学校、首批劳动教育优秀案例和劳动教育实验学校等殊荣。

目前,该成果已吸引来自韩国、日本、德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专家、学者、学生及家长代表前来研讨、学习和交流,有力促进了“生活即教育”理念、“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在全球开放共享、文明互鉴中释放出持久、深刻的价值。(作者:吴镛、章味珍)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