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秭之手,科创未来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走进秭归县平睦河小学

来源:中国网    2025-07-09 17:02
来源: 中国网
2025-07-09 17:0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7月8日,在湖北省科技馆和阡陌上行志愿服务队秭梦为归支教队的联合推动下,由宜昌市科学技术协会和秭梦为归支教队主办的“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在秭归县郭家坝镇平睦河小学盛大举行,为一百余名青少年献上了一场精彩的“科普盛宴”。宜昌市科技馆副馆长李中勤、秭归县科技馆馆长周勇及秭归县平睦河小学校长谭红胜、秭梦为归支教队队长董荪韬参加活动。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郑皓翔摄)

本次活动以“知识筑基-方法领航-思想启智-实践润心”为核心,系统设置互动表演、实地参观和实践操作等环节。

动感的音乐、闪烁的灯光、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一场别开生面的机器人秀正在火热上演。一支由4台人形机器人组成的舞蹈团队惊艳亮相,伴随音乐节奏整齐起舞。智能机器狗灵活展示翻跟头、跑跳、打滚等高难度动作,引得阵阵欢呼。孩子们争相与机器狗握手,在亲密互动中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的魅力。

同学们观察机器人(郑皓翔摄)

“飞舞小球”、“有趣的透镜”、“三维磁感线”等十余件互动展品前人头攒动。孩子们通过亲手操作理解电磁学、光学等物理原理。身着红马甲的科普志愿者和支教队成员穿梭其间,用生动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解背后的科学原理。

同学们体验展品(郑皓翔摄)

“秭梦为归”支教队员与当地小学生合影(郑皓翔摄)

宜昌市科技馆副馆长李中勤表示:“孩子们渴望知识、向往科技的眼神,开心的笑容和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告诉我们,今天的活动特别成功,科学的种子已经悄悄种在了他们的心中。”

“秭梦为归”支教队队长、公共管理学院信管2301班董荪韬谈及活动初衷时提到,去年乡村支教期间,他发现许多孩子对科技的认识仅停留在书本上,便萌生了让他们亲手触摸、感受科技的想法。从构想到现实,支教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尤其是场地问题:平睦河小学校舍条件有限,缺乏专门活动空间。面对挑战,支教队积极与校方沟通协作,在学校全力支持下,腾挪并改造出两间相邻教室作为活动场地,团队成员更是亲力亲为搬运物资、布置场地,才将有限空间打造成充满科学趣味的“迷你科技乐园”。“空间虽小,梦想很大。看到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董荪韬感慨道。

“秭梦为归”支教队员与当地科技馆、科学技术协会参与活动人员合影(高磊摄)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旨在缩小地区教育资源差距与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把小型“科技馆”搬到学校,在寓教于乐的互动体验中深植青少年科学思维、培养青少年探索精神。

阡陌上行志愿服务队致力于为乡村儿童打开更广阔的世界,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未来,阡陌上行志愿服务队将与湖北省科技馆、宜昌市科学技术协会等继续合作,打造高质量科普活动,为乡村教育奉献更多力量。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阡陌上行志愿服务队秭梦为归支教队:冯韬越、陈博康、赵文浩、董荪韬、郑皓翔、宜昌市科技馆:高磊)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