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政策高效落地,政采云获评“落实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奖”

来源:中国网    2024-04-02 16:56
来源: 中国网
2024-04-02 16:5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3月27日-29日,由中国政府采购报举办的“政府采购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研讨交流会在广东珠海召开,政采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政采云公司”)在会上获评“落实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奖”。

此次获奖是对政采云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有效衔接政府与市场资源,以及在支持乡村产业振兴、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府采购政策落实方面的高度认可。

 

近年来,政采云公司以政府采购为切入点,在深耕政企采购数字化改革的同时,在全国首创政府采购电子卖场方式,通过平台赋能提高中小企业交易效率;依托平台建设运营“乡村振兴馆”“共富品牌馆”“湖州市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发展服务平台”“杭州绿色建材馆”等应用场景,打通乡村振兴共富新通道、拓宽节能环保采购新渠道;先后推出“政采贷”“支付结算”“保险保函”三类产品,加快畅通资金循环,破解企业“融资难”。政采云通过技术赋能的方式,成为各地政府部门支持乡村产业振兴、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的参与者。

一、创新采购模式,降低中小企业交易成本

政采云公司创新打造全国领先、面向全国的政府采购电子卖场交易模式,破除供应商规模、行业、地域等门槛,帮助更多中小微企业上网触“云”。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供应商“一地注册、全网通用”,项目采购“一次不跑、片纸不交”。供应商入驻时间由33天缩短至5天,网上超市核心交易时间缩短至0.55天,相对原先40天,交易效率大幅提高;通过在线询价、电子招投标等采购方式创新,每年为供应商节约报名费、标书工本费、交通费、住宿费等10亿元以上。

二、支持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共同富裕

政采云公司响应消费帮扶政策要求,依托政采云平台,建设“乡村振兴馆”“共富品牌馆”等专项采购场馆,打通乡村振兴共富“新通道”,使其成为相关省市开展政府采购支持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工作的主要平台。截至目前,政采云平台吸纳超3万家来自省内山区26县及海岛县的供应商,已累计实现交易金额超千亿元,有效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政采云公司将“互联网+政府采购”实施成果及经验赋能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的工会及机关食堂工作的改革,开发政采云微信小程序“超职购”,上线“832专区”等支持乡村振兴专题,为预算单位工会组织和职工个人采购工会福利、慰问品及职工个人所需农副产品提供便利平台,进一步拓展乡村产业产品销售渠道。

三、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自2020年10月开展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工作以来,为响应国家建材行业绿色转型号召,政采云公司联合各试点城市聚焦相关政策,加快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结合杭州、绍兴、湖州、台州等试点城市近三年的试点工作实践经验,提炼各地绿建项目共性痛点,研发一整套的“绿建一站式管理服务平台”。

该平台围绕“绿色建材数据集中管理平台”、“政府投资项目数据驾驶舱”、“项目全流程管理系统”、“绿色建材应用设计系统”四大建设内容,打造了五大业务场景,帮助主管部门有效管理全市绿色建材,高效掌握政府投资项目实际运行情况,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管理“阳光化、标准化、信息化”,有效助力试点城市绿色建筑、绿色建材的推广应用,实现“建设集约、数据集中、资源共享、标准规范”,推动绿色建材行业、各地试点项目掌握标准化,融入标准化,践行标准化。

四、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畅通工程,打通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

政采云公司融通“互联网+政府采购”业务场景,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平台沉淀的供应商交易行为和信用信息等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打造专属于政府采购的线上金融服务支撑体系,先后推出“政采贷”“支付结算”“保险保函”三类产品,服务中小企业,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其中,“政采贷”利率低于一般水平,挂钩供应商平台交易信用,无需抵押担保,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贵、慢等问题。同时,建立健全采购资金预付制度,切实增强供应商履约能力。在全国首创开发运用政府采购预付款保函,积极推广在线办理履约保函保险代替现金缴纳履约保证金,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切实为企业减负。

政采云公司搭建的政采云平台,旨在通过“制度+技术”和“平台+数据”的集成创新,解决传统采购难题、提升政府采购整体治理水平,为全国提供政府采购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的实践样板。未来,政采云公司也将继续深耕采购行业,拓展服务边界,以创新的力量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