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不休,跨越数字鸿沟,青海变电女工在红松开启全新学习之旅

来源:中国网    2023-03-16 15:16
来源: 中国网
2023-03-16 15: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兢兢业业变电值班员女工、热爱文学“小作家”……郑桂芝的一生,在不懈前进中度过。年过半百的她曾坚守一线37年,为国家挽救上亿损失,荣获青海电力史最高等级荣誉证书。退休之后,郑桂芝也没有停下脚步,不仅坚持写作,成为广州精短文学会员,更在“红松”开启了新的学习生涯。

  年轻时期的郑桂芝,工作巡查中

郑桂芝19岁参加工作,来到青海变电站值班。几百里地荒无人烟的大西北,同来的很多大学生刚上班就耐不住寂寞辞职了,郑桂芝却在这个岗位上一守就是37年。

2015年过小年那天,郑桂芝刚好轮值。凌晨零点刚过,她看到信号闪烁与以往略有不同,凭借多年经验敏感地觉察到变压器有问题。检修时发现变压器绝缘层全部都损坏,已经烧黑了。好在发现得早煞停及时,否则将会引起爆炸、导致青海省大面积停电,后果不堪设想。

郑桂芝为变电站挽救了上亿元的损失,也因此荣获目前青海电力史上最高等级荣誉证书。事后许多大学生问郑桂芝是怎么从看似平常的信号中发现问题的,她只回答:“是根据数据分析和实践经验得来的”,并嘱咐他们一定要努力钻研业务,青海电力企业的发展就靠他们新一代的大学生去奋斗了。

  国网青海电力公司颁发的荣誉证书

漫长的驻守生涯里,郑桂芝不仅在岗位上勤勤恳恳,更在工作中开启了自己的文学之路。直到退休后,她仍在坚持写作、学习。偶然一次机会,郑桂芝接触到了“红松”。

“红松”是国内领先的退休人群兴趣生活服务平台,成立于2020年年初,以重新定义“中式退休生活”为使命,致力于解决退休人群孤独和价值感缺失等问题。发展至今,已构筑起包括声乐、乐器、书法、绘画、舞蹈、朗诵、健康、数码、英语、旅游等数百个领域在内的兴趣课程,累计用户突破1000万。

如此丰富的线上课程内容,让郑桂芝喜出望外。她当初在西北读书时还没有普及英语教育,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学好英语。因此发现“红松”后,她首先尝试了英语课程。在跟着“红松”老师一步步学习积累后,她发现自己的英语跟以前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郑桂芝的日常英语学习笔记

惊喜之余,她又选择了书法、绘画、朗诵等课程,这都是她感兴趣的领域。在“红松”平台搭建的大课堂里,郑桂芝尽情地畅游在知识海洋中,想学什么就学什么,甚至觉得自己的时间都不够用了,恨不得把1分钟掰成两半。

对郑桂芝来说,“红松”就是网络里的“快乐老家”,给自己的退休生活不断重新赋能。正所谓: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红松”这样的线上兴趣服务平台,或许就是数字时代下退休生活的新选择,也是助力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实现数字养老的重要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