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十年筑,丝路青年添新树”

来源: 中国网
2023-03-15 17: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艳阳融融,清风徐徐。3月12日,中国植树节,“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的60多位丝路青年来到北京翠湖湿地,共栽友谊树,共建丝路青年友谊林。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人民共享绿色发展成果,一大批绿色务实合作项目在“一带一路”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各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绿色福祉。

植树现场,“‘一带一路’十年筑,丝路青年添新树”的红色标语耀眼夺目。

活动的发起人、丝路青年论坛副主席兼秘书长、丝路国际智库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东平说,在万物更新的美好日子,我们相聚一堂、植树添绿、交流联谊,每一铲土,种下的是树苗,更是生态文明的希望;每一桶水,浇灌的是土壤,也是建设美丽家园的梦想。

杨东平表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早已成为全球共识,共建绿色宜居的地球家园,是我们青年肩负的共同使命。我们要在参与构建丝路青年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展现青春活力。丝路青年论坛将一如既往为各国青年搭建交流平台,让各国丝路青年的情谊像今天种下的树苗一样茁壮成长!让世界青年的友谊之树更加枝繁叶茂、万古常青!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千年丝路,万里青绿。”丝路青年论坛副秘书长张红霞主持本次活动。她说,今天,是中国第45个植树节,今年,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来自不同国度的丝路青年一起相约在这美丽的翠湖湿地,共同用实际行动参与到全民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减碳增氧、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绿色生活方式中来,共同栽下友谊之树,为保护人类共同生存的家园、维护生态和谐洒下辛勤汗水,同样也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我们今日栽下的既是希望之树、大爱之树、友谊之树、青春之树,也是用实际行动加强人与人、国与国的“心联通”,用青春的激情谱写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家园,共同谱写新的时代篇章。

一上午的辛勤劳动,一排排树苗已根植沃土,迎风摇曳,一张张不同肤色的笑脸青春洋溢。各国青年在植树活动后的座谈会上,纷纷发言,用中文畅谈体会,抒发情怀,憧憬美好未来。

来自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门达说:绿色是大地的衣裳,我们要把绿色送给大地。植树节不光是植树,还要护树,最大限度减少木材的使用。我们要提倡从使用小小的手绢开始,每天少用一些纸,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中国大地上的树木将会越来越多,森林将会越来越密。地球家园将越来越美丽。门达兴奋地表示,这一次,我又为世界添加了一丝美丽,今天的植树,将是未来难忘的回忆。

来自苏丹的雨拟说:很高兴能亲身感受这次植树的过程。有了树,才会有和谐美丽的大自然;有了树,才有清爽、新鲜的空气;我们应该通过植树节的每一次来临,提醒大家更加关注绿化、环境保护,真正认识到有树才有美丽的大家园,才有绿色的美好世界。

来自乍得的易致远说: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孩子,今天我用自己的双手,种下一棵树,种下希望,也种下绿色,就是对我们生命源于大自然馈赠的回报。我们要像爱自己的母亲那样,对大自然心怀爱与感恩。易致远激动地表示,爱护自然,保护环境,不应是一句空话或口号,应是心底真诚的愿望,积极向上的行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其实也是爱护我们自身。

来自乌克兰的王黎娜说:绿色多了,大自然就美丽了。现在还有不少地方缺少绿色,我们要积极努力,让美丽的绿色覆盖大地。

活动结束之际,杨东平代表丝路青年论坛向各国青年颁发了“丝路青年植树证书”。

活动由丝路国际智库交流中心、丝路青年论坛、丝路百科杂志社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际教育学院等机构支持和积极互动。

 

(辛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