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谦认为,从路径角度来讲,数字造价管理是行业内共同落地的结果;从企业角度来讲,是共建生态平台,实现生态互促;从岗位角度来讲,应树立管理理念,应用数字平台,实现数字管理;从行业角度来讲,一定是完善行业标准,归集行业数据,实现精准服务。
刘谦说,广联达曾在广州造价协会针对岗位设计一个智能平台,明显降低了清单开项难度,提升了企业经营决策能力。另外广联达在广东省定额动态管理系统上,针对行业提升了行业监管服务能力。
“当优化和创新了定额编制方式,用数字化进行更加有效更新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数字时代的红利才真正到来。”在刘谦看来,其实数字时代对所有人都具有共享价值,从而达到信息连通,促使企业和个人的不断进步。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广联达将以‘云+端’模式进行造价管理的转型。”刘谦介绍,针对传统终端业务,广联达目前主要进行提质增效,将原来软件终端上的应用效率做到更高;传统终端业务之外,在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能力的云存储、云计算和云协同方面,则将会更大程度地实现增值;此外,广联达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也在做储备,为未来的智能化服务。
采访最后,刘谦表示,目前数字造价管理已经在项目、企业、行业开始实践并初见成效,但工程造价领域的数字化变革还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